1)第37章 闲散日子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二十二日,新科进士赐宴于琼林苑,每人赐中庸一本,张知白在进士面前讲读。自后成为定制,大学、中庸轮流赏赐新科进士,琼林宴宰执亲自讲读,以为劝谕之义。

  四月二十八日,再次入皇宫,除授官职。一等六人为将作监丞,大州通判。一甲为大理评事,上县知县。其余人待遇逐次降低,诸科只为低级选人。

  徐平授职将作监丞,邕州通判。刚开始一家人只顾着高兴,一下子登上高枝,本官是京官序列里的高阶,前途无限光明。至于邕州在天南地北的哪个犄角旮旯,徐正和张三娘夫妇哪里知道

  从初授官可以看出第一等和第二等的巨大差别。虽然从官阶看,将作监丞和大理评事只差一阶,但依此时规矩,进士出身迁官超阶转,将作监丞经过一次迁官就进入了朝官序列,为太子中允。大理评事却还要在京官序列再迁转一次,才能成为朝官。

  由低阶选人改京官是宋朝低级官员的最大一道门槛,不但要循年资,还要有一定数目的保举之人,朝廷每年又有定额,大约是以百人为限。在地方做小官一二十年都凑不够保人的所在多有,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第二道门槛就是由京官转朝官,从此就可以直接与皇帝打交道了,真正打开了仕途的大门。

  进士跨过了低阶选人,直接授京官,以后又是超阶转,从起步阶段就把其他出身的竞争者远远甩在后面。第一等又甩开其他几等,改官的时候不需要高级官员保举,年限到了自然升官,尽显天子门生的优势。而且一般从第二任或者第三任起就带馆职,升迁速度再次加快,十年时间就能到中级官员。

  徐平自然知道邕州在哪里,想来还是太后对他有意见,故意选这么个偏远地方让他去吃苦。其实也不能说太后针对他,双方地位天差地远,就是女人的心眼再小,也不会没事盯着这么一个小人物,最多不过在重要关口说上一两句话,下面的人自然心领神会。就如同当今皇帝对他印象不错,最多也只是个印象不错,绝不可能就青眼相加,当他是什么天降奇材一个道理。地位相差太远,能够记住他一名字就很了不起了。

  邕州就是后世的广西首府南宁,不过这个时候还是瘴疠之地,管的地方方圆数千里,人口却不及江南的一个县,极其荒凉。广南西路转运使的驻地也不在那里,而在桂州即后成的桂林,提刑驻地则在郁林州即后成的玉林,邕州只是一个地位重要的普通边疆州郡罢了。

  过了些日子,张三娘终于知道了邕州在哪里,是个什么地方,尤其是别人越说越可怕,到那里为官的人十个有八个回不来,甚至让她早准备后事的话都说出来了。张三娘便就天天哭诉,让徐平托人去改官,哪怕是在内地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