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大秦国故事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当其强盛,则南下抢掠各富庶之地。其一兴而灭大秦,大汉独逐之于外,汉人赖以存活。千年后,又当其兴也,当谨慎防之。相公一道德,立制度,盖防此患,为子孙计。别内外,外不施仁,盖防汉人制度礼仪助其兴旺。内施仁义,固根本。”

  欧阳修听了,不由笑道:“相公过虑了。大唐代隋,太宗时也有突厥犯长安故事。唐伏突厥,后虽有安史之乱,突厥已不足为祸。”

  吴育摇了摇头:“我也这样问相公,唐已伏突厥,草原已不成祸,何虑之有。今日北敌除契丹,其种大者无非阻卜之类,望之不成气候。本朝只要与契丹以强守和,自此后当不虑寇自北来。相公言,大秦之时,也曾伏蛮族,以之为兵,蛮族似亡。然不知何时北方游寇再次大至,而以蛮人为兵,平其叛乱之后,军力早已不兴,终无力回天。”

  说到这里,吴育叹了口气:“其间关键,以蛮人为兵,不知不觉间亡了自家军制。蛮人叛起,虽然最终平息,军力却最终不能复整。蛮人再兴,遂亡。”

  蔡襄道:“相公此方,得非言禁军耶三衙禁军,实不能战,还是以蛮人为兵之祸”

  吴育点头:“不错,外不施仁,内理国政,重整军力以备强敌”

  几个人点了点头,虽然都不信北边会有徐平说的那样大祸,但不管怎么说,徐平给出了自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的理由。以现在徐平威望,有理由,他们就不好说什么了。

  北边的大草原是不是在酝酿天大的动静,徐平思索再三,最后还是选择相信。能不能在大潮起前,直接进兵把其消灭在初起之时呢徐平考虑的结果,是不能。

  称其为大潮,是因为在其最兴盛的时候,将影响全世界。除了与世隔绝的美洲和大洋州,就连非洲都会被波及。导致最后席卷全世界的原因,是多方面一起形成的,插手进去根本防不胜防。而且一旦被波及,会内外一起发作,不是你打过打不过的问题。

  这一带一直与中原、欧洲、中亚等有接触交流,漫长的和平年代,在边境地区,大家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闹起大乱,是内外一起来,不只是外敌入侵的问题。

  而且,与战乱同时出现的,还有思想上的混乱。打败了他们,他们内附,在接收农耕地区文明成果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会影响外面的文明。大唐放弃内外之别,想搞天下一体的皇帝加天可汗的大帝国,结果在盛世生出安史之乱,就是因为思想被影响波及进去的例子。如果把唐宋连起来一起看,那么蒙古最后灭宋,就跟罗马帝国之亡非常像了。

  先是防止了第一波入侵,内附,用蛮族为兵,渐渐改变了军事传统。蛮族叛乱,帝国进行镇压,两败俱伤,国力大损。周围各势力蜂起,谁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