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再坚持一下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是文明的一部分。政治家必然是要有自己对人性认识的,到不了这一步,就只是个政客而已。

  徐平以大功拜相,权术对他来说已经没有用处。在朝也好,在野也好,他已经书写了这一段历史。现在居相位,徐平要认真对待的,是人心,是天下人的性情。此次赵祯在大名府外接见众将,就是收河北禁军的人心。这不是演戏,因为台上的不管是皇帝,还是徐平等一众大臣,他们扮演的都是自己,对这个仪式无比虔诚。

  徐平两世为人,对人性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认识。人性中有一部分是天然的,比如会趋利避害,会想要满足生理欲望。但还有一部分是由社会塑造的,本于每一个人的经历,本于源自祖先的文明记忆。某种条件下,后天塑造的人性,会克制先天的性情。后天塑造的这一部分,时时都是在变化的,这就是政权跟治下之民互动的内在需求。

  禁军改制,制度变更只是手段,最根本的是要塑造这支军队与以前不同的性情。以前禁军没有钱到手,天王老子也不能让他们出战,仅靠制度要改造到哪年哪月以前的禁军作战必须要靠严刑峻法,不然能跑就跑,制度要花多少岁月让他们敢战能战

  从赵祯带着群臣到大名府起,一举一动都是禁军改制的一部分。人心收拢起来,制度改造才能起到效果,不然新的制度不知道会引起多少反弹。

  要收人心,谈何容易前世读书,总有聪明人分析历史上的大人物,用什么小恩小惠或者什么小手段,就让部下忠心归附。自己面对了,才知道那就是胡猜而已,人心哪里那么容易收买。觉得容易的,自己开个小公司小企业试一试呗。那样做想有效果,无非是手下不能有一个人跟自己智商差不多,最好是去找一群傻子来。

  远远看见桑怿和景泰带着十几位将领前来,翻身下马,赵祯心中轻出了一口气。现在的桑怿是整个河北禁军的主心骨,所以在最后面,见过了他,今天的仪式就告一段落了。

  徐平带着群臣站在赵祯身后,突然发现赵祯身子摇晃,要说的一句话一口咽了回去。

  心中一紧,徐平轻轻向前挪了一步,站在赵祯身后,扶住他向后倒的身子。

  赵祯轻轻转头,看是徐平,不由苦笑:“宰相,着实辛苦,朕实在挨不住了”

  “见过了桑将军,为众将赐宴,今日便就大功告成。陛下盛暑之时,接见众将,必将载于史册,传之后世。将士得睹天颜,忠心用命,才能成不败之师”

  徐平一边说着,一边手上用力,把赵祯慢慢扶了起来。

  后面的几位宰执见赵祯脸色惨白,一点血色没有,心中都捏了一把汗。徐平心中同样紧张,赵祯这身子,实在让人不放心,生怕他一歪头躺在这里,事情可就难以收拾。

  赵祯轻呼了一口气,紧咬牙关,慢慢站稳身子,抬头看台下的众将士。

  就在这时,台下传出一片欢呼,众将一起叉手行礼,山呼万岁。

  台上的这些小动作,台下面的将士看在眼里,虽然他们不知道究竟,但赵祯有些坚持不住还是看得出来。当赵祯向后倒下,徐平在后面扶起来,所有的人心都提了起来,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当赵祯直起身子,向台下张开双臂,人心一下子聚集起来了。

  各种各样的仪仗,鼓乐,庄严肃穆的点将台,都是为了这一刻,让台下众将看到皇帝对他们发自内心的慰问。众人感受到了,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

  “赐宴”已是强弩之末的赵祯,只能说出这两个字了。

  随着宣赞官把赵祯的话一个接一个地传下去,台下再次山呼万岁。

  赵祯出了一口气,徐平在旁边轻声道:“子路治蒲,问于孔子。子曰,恭而敬,可以摄勇,此其谓与”

  赵祯点了点头,深有同感。恭而敬,这三个字难就难在,装是装不出来的。只有发自内心地表现出来,让勇士们看到,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拥戴。有了这个基础,再配上合适的制度,选拔出合格的人才,一支军队才能够所向披靡。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