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伏閤夜对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久就睁大了眼睛,紧跟着张大了嘴巴,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放下手中供状,赵祯问徐平:“这供状里说的都是真的”

  徐平道:“人犯崔有德还在开封府的牢里,犯了死罪,微臣答应不牵连他家人,他才写了这封供状出来,应该不会说谎。而且,依照微臣这几天所查的案情来看,跟他供状里所说的都能够一一对照,想来事情就是如此了。”

  赵祯睁着眼睛,看着桌子上的那几张纸,还是不敢相信的样子。过了一会,猛地一拍案几:“如此大胆,是把朝廷不放在眼里了简直跟谋反一样可恶”

  徐平忙道:“勾结贪渎而已,也不能跟谋反相比。朝廷自有法典,陛下稍稍息怒,只要按照法典严办即可。”

  事情虽然恶劣,也不能乱上纲上线,做臣下的,时时要防止皇帝依着性子胡来,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恶果就落到自己头上。

  平息了一会心情,赵祯道:“此案严查,而且事不宜迟,立即去拿人”

  “此事不能盐铁司一个衙门办”

  赵祯点头,想了一下,吩咐身边的内侍:“立即宣宰相入宫还有,宣御史中丞韩亿和勾当皇城司公事李剌史来。”

  内侍领命,急急忙忙去了。

  一般来说,内侍即使传宣口诏也是要有皇上的御笔文字并用印的,不过只是让大臣入宫见驾,顷刻君臣就能面对,这一步骤省略了。晚唐五代传宣口诏是由枢密院负责,所以到这个年代枢密院行下的命令依然称“宣”,后来枢密院和中书门下一样成了外朝,宣口诏就由内侍。内侍显然没什么权威,口诏也就只能用在这些小事上。

  徐平听了赵祯的安排,心里松了一口气。从传宣的人员看,案子只怕是交由御史台和皇城司了,连开封府都绕了过去。御史台和皇城司相对政事堂是独立的,可以不受宰执的干扰,显然赵祯也是担心有外朝大臣牵连进去。

  内侍出去,赵祯才向徐平详细问起案件的经过。

  徐平把这几天查案的经过,以及过程中与几个会同查案人员的猜详细说了一遍。

  此时赵祯的火气慢慢平息下去,听了徐平的话,道:“这些小吏,如此胆大妄为。所谓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只怕他们勾结舞弊已经有些年月了。此事之后,各衙门的公吏必须都拣汰一遍,三司如此,其他衙门又岂能置身于外”

  “陛下说的是。京城各衙门的公吏很多都世代相承,有俗谚曰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不能因为小吏们做的事小,就把他们不当一回事。这些小吏把持具体政务,一旦有心作弊,再好的朝政到他们手里也会荒腔走板。他们又直接面对百姓,闹出乱子,败坏的是朝廷的名声,不能马虎啊。”

  赵祯又看了看桌上的状纸,问徐平:“这一次查下去,三司公吏就去了大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