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春光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矜持,春光里游园的时候,这种习惯让徐平很不习惯,跟他的前世几乎刚好相反,也不知是个什么道理。

  陂塘里船上的孙七郎喘着气,高声道:“水里真有这么多鱼?船都有些划不动了,我们先靠岸去吧,看看网里有多少渔获再说。”

  旁边的庄客小声道:“七郎,这些年庄里都没怎么正经捕过鱼,只是偶尔有人拿根竹竿来钓几尾,鱼当然是多了。”

  水塘河流是庄里的财产,庄客和佃户来钓鱼没人说什么,拿网还捕就说不过去了。再说也不能拿出去卖,捕多了也没有用。

  经过多年整治,除了一片徐平特意留下来的沼泽,其他地方的水都已经退了去,形成了不少河流和池塘,鱼虾等水产极多。平时人们在几条小河里钓一钓就够打牙祭,这种大池塘无人来打扰,里面的鱼早不知道长到了多少斤了。

  小船调转头,拖着网慢慢向岸边靠近。也不知道网住了多少渔获,只觉得沉重无比。

  压着岸边的芦苇和荒草,小船靠近岸边。

  孙七郎从船上一个大步跨下来,招呼旁边的庄客:“快点过来,帮着拉一拉网!这一网要都是鱼,不是网住了石头,尽够我们庄上用的了!”

  岸上的几个庄客飞快地跑过去,一起帮着起网。

  孙七郎跳进水里,从网中间顺手一捞,一声大喊,一条近十斤重的大青鱼便就被扔了到岸上,在草丛中拼命地蹦来蹦去。

  “果然是鱼!这一网足够庄上吃了!”

  孙七郎一边叫着,一边在水里指挥着庄客把网死死拉住。

  徐平和方偕、曹颖叔站起身来,走到岸边观看。

  此时北方人吃鱼不多,也不懂做法,任由塘里的鱼长到这样大。徐平庄子上还有一二十户从江南来的种稻人家,教了庄客不少鱼的做法,也还是没有改变风俗。

  听见这里的叫喊声,王拱辰等人急匆匆地赶回来,看着草地上蹦来蹦去的大鱼,都一起道:“好大的鱼,没想到这塘看着不起眼,竟然养出如此大鱼!”

  徐平静静地站在岸边的大柳树下,没有上前,也没有说什么。渔业技术在这个年代基本没有实用价值,江南的大城市附近还有人捕捞野生鱼苗养殖,长江以北就没人做了。人口还少,由于黄河泛滥形成的陂塘河汊又众多,野生的鱼就足够人们食用。

  而且由于生活习惯,北方人也很少吃鱼,也吃不来鱼。如今就是在开封城里,能够似模似样地做个鱼菜的酒楼都很少见,小地方更加不用说了。

  不过随着江南人到京城为官人越来越多,对鱼的需求也多起来。或许等到什么,可以考虑到京城里开个小饭庄,做鱼也是特色。

  看了看站在人前兴高采烈的王拱辰,徐平暗暗点了点头。王拱辰现在这样子也不是办法,家里只有寡母,兄弟又多,靠他一个人的俸禄,怎么也宽裕不起来。等过了这一阵子,自己不那么忙了,可以考虑与他家一起合开家店,帮补他一下。

  要不了两年,王拱辰也该成亲了,也要出去外任了,到处都要钱。状元郎找个大户人家的妻子不难,也能带来丰厚的嫁妆,但靠女人总不是办法。

  这两天病了,更新不给力,读者见谅。未完待续。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