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青苗贷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面敲门”

  “下官李参,有事求见待制。”

  想起白天李参的态度,徐平又坐回座位上,沉声道:“门没有上锁,进来吧。”

  随着开门声,李参的身影进了房间,向徐平拱手行礼:“打扰待制歇息,恕罪”

  徐平点头:“时间还早,无妨,有事过来谈。晚上有些凉风吹着,正好除了白天的燥热,门不要关了,就开着吧。”

  李参应诺,把身后的门大开着,到徐平身前站定。

  徐平指着旁边的椅子道:“有事情坐下慢慢谈,没什么好拘谨的。”

  李参谢过,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沉默了一会,李参才道:“下官深夜来见待制,还是为了白天所谈的事情。”

  “哦,你又想起了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李参表情凝重,沉吟了一会才道:“待制说得不错,下官也清楚,像蒋大有这种占地如此多的大户,完全没有作奸犯科的事情,基本不可能。但是,现在却实在不能动他,不管怎样,等到秋后再说。”

  “哦,有什么理由,说来听听。”

  “今年黄河沿岸几个县大旱,这灾情也怪,只是河阴这里周围两三个县,受灾的地方不多,但灾情却特别地重。待制在三司任职,自然也知道,碰到这种灾情地方官是很难办的。报到朝廷里又不是大灾,不会有什么救灾的粮米发下来,但全靠地方又难以支持。孟州不是什么富庶地方,常平仓里存的粮米不多,其他的钱粮,又都是有使用的,不好挪用。下官在盐山任知县的时候,也碰到一场天灾,当年是动员地方大户人家出粮,加上把秕糠发给穷人,才勉强渡了过去。在孟州这条路子却行不通,像河阴县这里,大户人家就只有两家,童七郎是客户,诸多理由不救天灾。剩下蒋大有一家,正要借着灾情收拾自己家里的租户,也不肯拿粮米出来。下官只好”

  “只好如何难不成你还向蒋大有家里借粮了”

  “那倒是没有,下官是用了州里面的系省钱粮,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贷给了河阴县的百姓,强令蒋大有一家作保。如今民户逃亡,秋后还债都着落在蒋家身上,如果现在办了他,下官委实不知道秋后该怎么办系省钱物,等到转运使查到孟州,我如何交待这之间的利害关系,待制自然心中清楚。”

  徐平听了,微眯双目,心里分析着李参这番话多少是真,多少是假。

  常平仓是从唐朝沿袭而来,丰收年份米价低的时候用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籴,灾年粮食缺少的时候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粜出,用以平稳粮价,所以叫作常平。从性质上来说,徐平前世的国家保护价收粮也是常平仓的变种。

  这自然是一项德政,但由于属于地方官掌管,而且又没有严格的管理章程,管理水平各地便参差不齐。一任官走了另一任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