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战区会议(二合一大章)_从1979开始做文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山上都修筑了工事,控制了一座山头就可以控制一大片区域,因此为争夺高地的控制权而发生的战斗很常见。

  画面中一支身穿草绿色军服的我军小分队被压制在敌人的阵地前面,无法发起冲锋。此时,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对身边的战友吩咐了几句,然后越众而出,压着身子向前迅速行进,到达雷区边缘的时候他突然躺倒在地,向前翻滚而去。

  正在一众指挥员们没有弄明白这个战术动作的意义何在的时候,那具身体压过的地面一声巨响,紧接着地面一阵颤动,草屑、泥土都被抛洒着冲向了天空。

  “哇,这是用身体在排雷啊,这个小家伙,要得。”一个师长惊呼道。

  从地雷阵上滚过的那道身影,给了放映室内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感。

  画面还在继续,只见那具身影略微停顿,狼狈的从地上坐了起来,摇晃着脑袋甩去尘土。接着又继续向前翻滚而去,在他经过的地面压发雷,绊发雷一颗接一颗的被引爆。直到被地雷炸响的冲击力击打的昏死过去,那道身影才停止了动作,也不知道最后牺牲没有。

  放映仍在继续,前面的这名战士倒下了,但是排雷行动并没有停止。接下来是第二个战士,第三个战士,第四个战士,都在重复着刚才的那一幕,用血肉之躯硬生生的在雷区中趟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而这短短的一百多米的冲锋道路,一共埋葬了六名年轻士兵的生命。

  放映室内不复刚才那热烈讨论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这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电影,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这场战争中的一幕。

  录像中那一个个年轻的身影,那义无反顾的慨然赴死之举实在令人钦佩。

  放映室内坐在最前面的那个身经百战,几乎经历过共和国所有战争的老人也被震惊的无法言语。

  直到播放结束,他才缓缓地站起身子,向着幕布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身后一众将军们也都默默地起身行礼。

  老人向身边的摄制人员问道:“这是哪个部队的?”

  摄制人员查看了下笔记本,回答道:“是13军37师109团一营一连。”

  37师历史悠久,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的一部,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野第4纵队第10旅,这也是刘邓大军的老部队。

  这些番号都是响当当的,后面座位上的将军们听到这里,议论纷纷,不禁感叹果然还是老部队的作风顽强。平时不苟言笑的13军军长“雷神爷”也是颇感自豪。

  老人又问道:“那个山头很重要么?”

  摄制人员回答道:“这个无名高地是阻击越军316A师东援老街和柑塘,保障军主力围歼敌345师的关键所在。本来是二连的任务,我们摄制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