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 英雄花_从1979开始做文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伟看着眼前的孙作家有些疑惑,这个时间点,《当代》应该还没有创刊啊,怎么人家的编辑都来了?这年头可没那么多骗子啊。

  张伟给孙作家点上烟,问道:“作家同志,冒昧的问一句,这个《当代》杂志,没有听说过啊。”

  孙哲说道:“叫我老孙就行,我们杂志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纯文学刊物,是一本季刊,准备在下个月发行创刊号,目前还在筹备阶段。”

  张伟心想这就对的上了,于是他从抽屉里面拿出自己刚刚完稿的作品,递给孙作家说道:“这是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文笔有限,本来想向《十月》杂志投稿来着,现在既然孙作家来了,就先请孙作家批评指正。”

  孙哲有些不屑,还向《十月》杂志投稿,你读过这本杂志么?

  于是孙哲开始抱着批评指正的态度,翻开了这厚厚的一沓草稿,还从兜里翻出钢笔,在第一页就随手圈了几处无伤大雅的笔误之处。但是渐渐的他手里的笔不动了,眼睛盯着稿子上面的字认真的读了起来。

  以二十一世纪的人的眼光来看,《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小说似乎有些老套,但是放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却那么的与众不同,这部小说开创了一个先例,以悲剧形式反映战争和军营生活的创作先例,这是军旅小说的一个决定性突破。

  更加令人震撼的是,它不是一曲单纯的PLA颂歌,而是设置了一正一反两种对立的形象,小说里面PLA大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但也有极个别的军人属于贪生怕死的类型,而小说又完整地表现出了人物的转变历程,环环相扣,增加了人物的可信度。

  以往的军事小说往往忽略了军队生活与整个社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视野狭窄,近乎成了一种孤立的“军营文学”。而《高山下的花环》将带有各种社会因素的人集中于战场,将军营与社会、军队与人民、现实与历史广泛联系起来。

  孙作家看起来欲罢不能,也不管旁边坐着的其他人,自顾自的伏在案前刷刷的翻着稿纸,看到后面的剧情,眼睛都不禁有些湿润了。

  等他再抬起头的时候,外面天都有些黑了,屋子里面只剩下带他来的王干事,在眼巴巴的盯着他手里最后一摞草稿。

  孙作家放下手中的稿纸,王干事马上抢过来,读了起来,正读到高潮的时候呢,不能断更啊。

  孙作家也没催促他,而是坐在那里细细体味着这篇小说所独有的魅力。

  孙作家自己写作能力有限,但是怎么说也是干了二十多年的编辑工作,审过的稿件成千上万,这么优秀的作品还是第一次读到。

  他心里思忖着,人民文学出版社对于《当代》这本文学杂志十分重视,希望能够从中发掘出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主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