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轰动_从1979开始做文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的思想境界……”

  随着冯慕先生的一锤定音,再加上这一个月来小说在民众中影响力的持续发酵,《花环》真正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在华国掀起了一场空前的阅读高潮,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

  张伟作为一个穿越者,是很清楚这部小说的经典的,但是来自21世纪的他,还是完全低估了这个年代这样一部作品的杀伤力。

  首先是中央及各省市报纸发表了赞扬小说的评论,然后开始争相转载《高山下的花环》。《当代》杂志已经售罄,当时也没有加印一说,普通读者想要一窥小说的真容而不得,于是引得各地的报纸开始连载,事后统计,先后有七十四家报纸全文连载了这部小说。

  接着是此时受众最广的传播方式,广播开始进行连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决定,将筹划已久的长篇小说《李自城》的广播推后一周,先播《花环》,并着手将小说改成广播剧,争取在一个月后播出。

  但是广播台的做法还是太保守了,在《花环》播过一轮之后,广播台的传达室被听众的来信给淹没了,纷纷要求重播。使得长篇小说《李自城》的广播不得不再推后一周。

  见此效果,各地方的广播台也纷纷跟进,把每天最受欢迎的评书时间段改为播放《高山下的花环》。

  人民文学杂志社也决定趁热打铁,推出小说的单行本,这也是出版社办杂志的目的之一,可以选出在杂志上面受欢迎的文章结集出版。

  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跟张伟谈好了发行事宜,然后火速印刷,出版社的发行人员这次比较大胆,给出了一百八十万册的首印数,这个印数是史无前例的,后世几十年都很少有作品超过甚至接近这个印数。

  但是,这个印数还是太保守,小说单行本发行仅仅一个月后就开始再版印刷,两年的时间内再版九次,累计印数达1100多万册。小说后来还陆续被译成英、法、俄、日、匈、捷、越等十多种文字。

  普通民众争相购买《花环》一书,都想先睹为快,一时间洛阳纸贵,甚至中央一号首长都自费购买了两千册小说,赠送给南疆前线的战士。

  有部队首长盛赞这部小说再塑了人民军队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推进了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明显提高了军人,特别是战争烈士的待遇。

  正是以《花环》为先导,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旋律的华国军事文学,势如破竹,创造了军事文学在八十年代的灿烂辉煌。

  到此时,《高山下的花环》火热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接下来就是戏剧改编,全国先后有六十多家剧团把《花环》改编成了话剧、歌剧、舞剧、京剧、评剧、曲剧等不同的剧种。据说高峰时,全国一共有二十二个演出团体在同时排演这一出戏。甚至是多家电视台和电影厂都表达了想要将小说搬上荧幕的期望。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年底,春节前,人民军队总政治部号召全军学习《花环》中的英勇事迹,甚至教育部、团中央都发出联合通知,建议中学生在寒假期间阅读这部优秀作品。

  甚至在几年后的建国35周年大典上,以《高山下的花环》书籍为造型的彩车作为全国文艺界的形象,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受到参加国庆观礼人们的一致赞美……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