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稿酬_从1979开始做文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束以后,在1977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重新恢复了稿酬制度,但是标准比运动前要低很多,制度规定著作稿每千字为2至7元,翻译稿每千字为1至5元。

  这是基本稿酬,此外还有印数稿酬。

  印数稿酬是作家的作品在出版或者重印时,出版社按照印数支付给作者的稿酬,印数稿酬以基本稿酬的总额乘以规定的百分比来确定。一般著作稿这个百分比以一万册计算为基本稿酬的8%,翻译稿以一万册计算为基本稿酬的2%。

  基本稿酬是一次性的,而印数稿酬则是持续性的,在作品重印时出版社不再支付基本稿酬,但是印数稿酬仍要继续支付给作者。

  作家的作品畅销的话,每重印一次都可以额外获得一笔收入。

  当然使用这种稿酬计算方式,华国作家所获得的收入与普遍采用版税制度的西方作家所获得的收入根本没法相比。罗琳在《哈利波特》出版到第五部的时候就已经身价达到十亿美元,财产数量超过了英国女王。

  就拿张伟的这部《花环》为例,基本稿酬为2至7元每千字,杂志社没有欺负他这个新人,给了他5元每千字的较高的价格,《花环》共计有十三万一千字,基本稿酬合计就是655元。

  还有印数稿酬,《当代》杂志创刊号的印数为七万册,按照基本稿酬的8%计算,印数稿酬合计就是7*8%*655=元。

  基本稿酬加上印数稿酬合计就是1021元8角,好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个税,要到明年九月份国家才出台了《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最开始为八百元。

  后来随着物价上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个税的起征点经过几次陆续的调整,提高到了2018年的五千元,但是稿酬八百元的起征点一直未变,而且是单一的百分之二十税率,这就比较恐怖了。

  这一千元的巨款可是张伟在前世今生的写作生涯中所拿到的第一笔稿费,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很大一笔钱了,看来这个年代当作家还是挺有前途的。

  当然这点钱和西方的作家没法比,甚至和文坛前辈们的稿酬收入也是没法比的。

  张伟记得前世看过的一则报道,鲁树人先生从而立之年到去世,平均每年可以靠稿费挣到万银元,平均每个月一到两万多银元,你敢信?而当时银元的币值十分坚挺,一银元可以买十六斤大米,四五斤猪肉,或者六尺棉布。

  在新华国成立初期,作家老舍与翻译家刘少棠曾经靠一本书的稿酬便能买下帝都一座四合院,你敢信?

  纵观整个二十世纪,华国文人的稿酬水平整体是在呈下降趋势的。

  即将到来的文学繁荣的八十年代,将是作家稿酬“最后的美好时光”,等到进入九十年代,作家与翻译家稿酬多年偏低,而物价持续上涨,这一群体的生活大多与富裕绝缘,无正规职业者甚至入不敷出。

  张伟拿到了一笔巨款,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负伤以及牺牲的战友,想到了他们的家人,重生一次,而且衣食无忧,张伟觉得自己有必要为这些最可爱的人做一些什么。

  张伟自己只留了一个零头,将一千元整数分成了几份,匿名寄给了一连负伤和牺牲的几位家境困难的战友,包括梁连长和靳副连长。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