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外景地_从1979开始做文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是有一些电影厂能量比较大,摸清楚其中的规律之后就简单了,这也是最近这几年长影厂和魔影厂这些地方电影厂军事题材影片增多的原因。

  拍摄时只要动用部队不超过一个建制团或者一千人以下的兵力,军区级别批准就可以,只要打通好军区的关系就行了。

  之所以申请军队协助拍摄电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做特别的划算,剧组通常只要向上级单位支付一定的费用,另外再给参演部队少量的补贴就可以了。而要雇佣地方群演的话光是人头费就要花出去不少,更别提服装道具和军事装备的花费了。

  另外军人的素质和纪律性都很好,不像地方群演,几十人还好,要是上百人的话导演累死了也拍不出想要的效果来,根本是一盘散沙,没法组织。

  在世界各国,军队参加军事题材影片拍摄,并为此动用大量军事装备,这样的事情很普遍,各国军队也都把协助拍摄影视作品,当做宣传自己,树立形象的手段。

  尤其是米国,早在1948年五角大楼就建立了“娱乐行业联络办公室”来指导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在这种情况下,好莱坞的影片中凡是涉及到米军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积极正面的。即使有坏蛋存在,那也都是军队上层的某些野心家,米国大兵的形象在好莱坞影片中都很好。

  在2001年拍摄的描述索马里内战的影片《黑鹰坠落》中,有一名在现实中确认是恋童癖的突击队队员的角色就被五角大楼要求重新改写。甚至是真人秀节目《米国偶像》因为有现役军人参赛都要征询五角大楼的意见。

  华国军队在这方面就有些欠缺经验了,此时在华国,关于军队如何动用兵力和装备协助拍摄影视剧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要一直到1988年总参,总政,总后才和某局一起发布了相关的规定。

  后世之所以那么多抗日神剧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写剧本的编剧到拍电视剧的导演,整个剧组里面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军人存在,所有涉及到军事方面的情节全靠蒙,因而出现了不少笑话,“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子弹拐弯”,“手榴弹打飞机”,愣是把军事剧拍成了科幻剧,连剧中作为敌对方的东瀛人都喜欢上了抗日神剧中那离奇的剧情,还出版了《华国抗日神剧读本》一书。

  剧组就住在驻军的军营里面,军队将自己的营房让给了剧组住,他们则在操场上面搭建了一些临时的帐篷暂时居住,这弄得剧组演职人员们十分抱歉,谦让了几次,都没说服对方,就不好意思的住了下来。

  张伟到达后,本着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做好的原则,又和任导演,还有协助拍摄的驻军刘营长一起去外景地勘察了一遍。

  拍摄地点选在了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