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章 猫耳洞_从1979开始做文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战士的问话,张伟思索了一下,说道:“你们听说过‘猫耳洞’么?”

  这个时候还很少有人听说过“猫耳洞”这种防御工事,但是再过几年,等到老山战役打响之后,“猫耳洞”之名将会传遍全国,被称为是“八十年代的上甘岭”,新时期的雪山草地,曾在老山猫耳洞住过的老兵回忆说:“在洞中住上一年,把一辈子的苦都吃完了。”

  一个剧务问道:“张顾问,什么是猫耳洞?没听说过。”

  要说猫耳洞张伟还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他根本没在里面待过,但是这两天和刘营长闲聊,听他说起过二营防区内的几处猫耳洞里面艰苦的生活条件,还想着有时间去体验一下。

  张伟说道:“边境战争结束后,我所在的部队就撤回了营地,不像刘营长他们一直坚守在边境地区,我看他们营就有战士驻守在前线的猫耳洞里面,让他跟大家讲讲吧。”

  于是大家纷纷看向刘营长,刘营长解释道:“猫耳洞就是一种单兵或者少数几个人把守的防炮洞,有点像猫耳朵的形状。都是战士们在战壕或者山的侧壁上面抠出来的,里面空间特别的狭小,普通人估计在里面待上一两个小时就受不了了。”

  刘营长说的很简单,大家若有所思,但是还是不太明白哪里艰苦,又将目光投向张伟。

  张伟想了想,说道:“你们都看过电影《上甘岭》吧?”

  刚说完,张伟就反应过来,看向坐在一旁的高宝成,《上甘岭》虽然是长影厂拍摄的,但是这位可是男主角啊。

  张伟继续说道:“电影里面八连就是靠着坑道的防御,才在上甘岭主峰阵地坚守了24天,最终打败了米国鬼子。而那些坑道就是将猫耳洞不断地挖深、挖通,最终连接起来才形成的。拍摄电影的时候,为了便于拍摄,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战场形势,导演将坑道设计的比较高,而且里面很有层次感,实际上真正的坑道里面是很狭窄的,而且也很乱,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高宝成在一旁说道:“张顾问,这你也知道啊,我在拍电影的时候和人物原型张连长在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就说过当时坑道里面的生活特别艰苦,地表都被敌人占据了,敌人就在他们头顶上修工事,他们和后方的联系基本都中断了,坑道里面什么都缺,尤其是缺水,后方准备了几千个苹果让后勤的同志往上面送,结果就送上去一个,就是电影里面演的那个苹果。”

  张伟看着大家,说道:“咱们这前线的猫耳洞就和上甘岭的坑道一样,不过这种猫耳洞更加狭小,想换个姿势都困难,而且密不透风,空气也不流通,里面温度比外面要高上十几度,你们看看现在大家在这外面都赤身裸体的,到了猫耳洞里面那就更加闷热了。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