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标准_狂野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的时候,狄野正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里参加一个W3C的内部会议,议题是HTML标准,不过不是制定标准,而是抢夺制定标准的权力。

  蒂姆·伯纳斯-李1989年发明万维网之后,没有第一时间为HTML语言制定标准,直到1993年6月份才和丹·康纳利一起撰写了HTML1.0草案,提交给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IETF虽然发布了,却没有推广,因此没能成为标准。

  1994年初,IETF自己创建一个工作组,开始制定HTML2.0标准,可惜效率非常低,忙活了一年多也没把标准搞出来。

  1994年10月份,为了解决web兼容性问题,阿尔伯特·韦扎和蒂姆·伯纳斯-李联合创办了W3C,想从IETF那里拿回HTML语言的标准制定权,但是进展并不顺利,双方来回拉锯了大半年,至今仍处在僵持状态。

  所以W3C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名气很大,手上没权,只是个空架子,在学术界和商业界都不怎么受待见,因此伯纳斯-李在1995年2月份制定了一个抢权计划,打算研发一款名叫Arena的浏览器,以此作为实验平台,直接制定HTML3.0标准。

  现在随着速龙的横空出世,Arena浏览器已经没有研发的必要了,伯纳斯-李准备提前启动HTML3.0标准的制定工作,于是召开了这次内部会议。

  “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同时出现两个标准,会导致万维网发生分裂。”

  “IETF效率太低了,现在每天都有上万个新网页诞生,如果不能尽快制定标准,会让兼容性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不仅效率低,他们还想在HTML语言中加入数学公式,简直是异端……”

  狄野在穿越前从没听说过这个夺权计划,吃了一会瓜之后,召唤出小红花查了查,发现HTML标准确实挺蹊跷的,1995年11月发布2.0之后,直接跳到了1997年1月发布的3.2,中间的版本号都不存在,发布的组织也从IETF变成了W3C。

  “看样子这次抢权计划成功了,只是耗时很久,从1995年一直折腾到1997年,足足浪费了两年时间。”

  狄野秉承着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策略,本来打算在这次万维网大会上只推销CSS,不掺和别的议题,等到下一届大会的时候再插手HTML标准的制定工作。

  不过现在他改变了主意,觉得这个夺权计划是天赐良机,可以参与进去,先支持W3C从IETF那里抢到HTML的标准制定权,然后再搞个二次夺权,从伯纳斯-李那里抢下制定标准的主导权——伯纳斯-李未来会在HTML发展路线上犯下重大错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