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六章 会元(上)_靖天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出了那些事情,而那些事情也就是我的策问思路,我在策问上面的思路也就是如此,我觉得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有关吏治腐败的事情吗?

  别人或许不知道朝政上的秘闻,但是我还是知道这其中的秘闻的,所以还是能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些事情的,虽然文章可能会和那些内容上面有些差距,但是我觉得差距不会太大,既然不是太大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大临历年来的策问都不是那种很适合所有人的策问。

  那种策问本来就不是那种想让人写好的策问,要是想要写的很好的话,估计不把大临历年来的策问套路习惯都看懂的话,没有能够写好的。

  但是就算是看懂的话,也不是能够写好的,这种侧温恩历来都是那些出卷人引以为豪的事情,每一能够难到很多人的出卷人都是有资本和别人吹嘘的。

  但是第二场和第三场的策问就比较好写一些了,写的有关是读书人的思想的事情。这种考题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而我则是用了一个我提前就用到过的论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是先生昔年留下的四句话,有一点是可以放心的,不可能再有一个和我一样知道这四句话的人了。所以这四句话自然而然就是我说的话了。”

  沈均虽然神色没什么变化,但是他还是在心里讽刺着王少跃的,这其实就是王少跃的惯用伎俩,因为规划没有什么东西传世,所以这世上也很少有人见识到高泓安留下的文章和高泓安说过的话,但是这其实也就代表着不管王少跃说出什么话的话,沈均都不会知道是王少跃自己说的话,还是高泓安说的,沈均还是很了解王少跃这个人的,王少跃可不是那种喜欢出名的人,虽然考取状元这种事情最终的结果就是出名,但是那也是帮助王少跃做一些事情的。

  王少跃的一些想法,哪怕是同样身为落子者地沈均也是不可能知道的。

  王少跃还是继续说着的,沈均虽然觉得王少跃的那句从高泓安那里学来的话很好,但是也没什么必要去询问王少跃的意思,反正王少跃的解释他也不是听得很懂。

  而且沈均还是懂得一些的,所谓“为天地立心”,是说天地本无心,有了人之后,人有心,天地因为人所以才有了心。而人为天地所立的心就叫做“道心”,简称为“道”,也就是孔子说的“志于道”。那些其实也就是读书人要守住自己本心的意思,对于现在的读书人来说在,这种东西是最难以保存住的。

  所谓“为生民立命”,说的是“人心”,也就是要让人心“居于德”,叫做“命”,“天命”。不会犹豫不决,不会彷徨不前,才能够“虽千万人吾往矣”。天命是所有读书人的目标,接近于读书人的事三不朽之事,也就是“立功立德立言”这三点而已。

  所谓“为往圣继绝学”,说的就是“依于仁”,就是以“仁”为标准,“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那个“仁”就是就是方向,就叫“中”。而那个所谓的往圣其实也就是故人君子之道,也就是圣人之道。

  所谓“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读书人所说的那几项事情,“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件事情中的,当然这也是很多核心思想有关的事情,那种为万世开太平的含义虽然很好理解,其实就是读书人的抱负,但是真正想要解释的话,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东西的解释从来都不是一种的。

  王少跃又和沈均说了一些有关的内容,沈均还是明白王少跃能说出那些内容的含义的,沈均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人,不可能不知道王少跃所说的那些话都在代表着什么内容,沈均真的很佩服王少跃,难怪他有勇气参加这次的会试。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