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5 忠诚的山东籍干部,大举南下_大清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美事,10年难遇。

  而在交通闭塞的时代,许多人会无缘这次恩科。因为无法获得信息,或者来不及在10日内赶到考场。

  住在省城附近的秀才们,就显得很幸运了。

  他们早早赶到,准备参考。

  而关于“去江苏补缺”到底是美事还是祸事,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理解。

  京旗子弟避之不及。

  地方大族也视同鸡肋。

  可寒门秀才,却觊觎的几乎发狂。

  ……

  恩科!

  录取比例高,中举了就立即授官,补知州、同知、知县、县丞一类的实缺。

  战区又如何?

  若不打仗,这等美事能轮到自己?

  按照正常流程,得先过乡试,再参加会试,最终二甲登科,也不过派去偏远小县做个知县,然后慢慢熬。

  明清两代,知县升迁难都很突出。熬到致仕的年龄都未必能更进一步。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鲁西的秀才们,或乘驴车,或步行,或坐船,发了疯般星夜赶路,目的地――济南府。

  孔孟之乡的书生们谁不怀有一颗炙热的进取心。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鄙视的,

  ……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今年的山东恩科很不寻常。

  事先没有一点兆头,乃是乾隆突然的决定。

  在他决定集体抹掉江北官吏的那一天,他就在琢磨“填缺”的事。

  战时,

  要能人,要实在人。

  京旗七窍玲珑,八面来风,实在人不多。

  很快,

  他就琢磨到了一个群体――寒门秀才。

  这些距离鲤鱼跳龙门十万八千里的书生们,一旦授官,肯定会特别珍惜,特别感恩。

  他们一定会忠诚的执行皇命。

  所以,

  老皇帝乾纲独断,把纪昀这个听话的奴才派去了山东作主考。

  只能说,

  乾隆把一切都看透了。

  纪昀循规蹈矩,严格遵守皇命“简拔一批寒门小户读书人,要信奉名教,忠贞可靠”。

  ……

  恰逢前任衍圣公孔昭焕去世,乾隆钦命其长子孔宪佩袭衍圣公,并担任副主考。

  这是一种礼遇。

  荣誉大于实际。

  “纪大人,请。”

  “孔大人,请。”

  关于山东酒桌的传统礼仪问题,纪昀和孔宪佩2人进行了反复、亲切的谦让。

  最终,

  孔宪佩坐在了正对门的位置――主陪。

  山东学政坐在了他对面,也就是背对门口的位置――副陪。

  济南知府坐了叁陪的位置,广西司主事、兼潍坊煤矿总监督于时和坐了四陪的位置。

  以上各“陪”,是东道主一方的。

  “宾”,才是所宴请的客人坐的位置。

  纪昀坐在了孔宪佩的右手边――主宾。

  一位随纪昀下来的礼部主事坐了副宾的位置。

  另外两位随从,则是三宾、四宾。

  ……

  山东的座次文化十分讲究,容不得一丝怠慢。

  主陪和主宾的椅子,比其他人要高出半寸。

  面前的餐具也更奢华。象牙筷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