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稗官野史,街谈巷语_符妖:我收录了志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兄,你怎么哭了。”

  “不要胡说,这是风迷了眼睛!”

  叶非鱼懂事的略过这个话题,袁老道坦诚说道:“此事是我占道友便宜。”

  “叶非鱼就差这些钱开灵,等他开灵之后。多拿的钱都会补偿给道友的。”

  李修文倒是不怎么在乎补偿。此时心有所感,将要突破,把钱装进布袋里,就要告别。在临走之际,袁老道以为他恼了,忙说道:“昨日有个罗罗镇的人来请我,说是要处理猪妖。我不善除妖,要不道友一起来吧?”

  李修文心知,这是袁老道想要设法补偿自己,可他又没这个心思细细琢磨。就只能匆忙应下,约在明天见面。

  自他走后,叶非鱼还在埋怨师父。送走隋义贞,阿兄出力不小,怎么能这般亏待他?

  袁老道宠溺的摸了摸他的头:“罗罗镇有位先生,只要表现的好,让他记住。李道友少不了生意,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

  叶非鱼这才欣然应了,旋即又忧愁了起来。

  李家阿兄,要是不来了,那该怎么办?

  李修文回了道观,先找哑娘卸去妆容,换回道袍。将晒出的书,一一收了回去。

  没有去值事房,而是待在书房,将窗幕拉上。

  在昏冥的环境上,他盘坐在蒲团上,打坐静心。

  如纤叶再承受不了重量,露珠滑落。

  蚕豆大小的真气,逆流而上,直奔灵台而去。

  这一刻终于水到渠成。

  那一点真气,在灵台与符咒会合,映照出书籍的影子。

  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说本来就是一体的。

  李修文张开眼睛,流光异芒一闪而过。

  自真气入主灵台,原本迟钝的五感,变得极为敏锐。

  可惜那真气逗留不久,就顺着任督二脉,返回丹田之中,然后就懒洋洋的不动了。

  他最大的收获,却不是这个。

  对虚空轻唤一声,手中浮现出一本古旧的书籍。

  上面两个‘小说’由笔墨形成,又慢慢变淡,消失不见。

  纸张渗出笔墨,形成‘收录’两个字,又渗入纸中。

  最后是四个隶字,刀刻一般,字字有力。

  “稗官野史”

  磅然无匹的信息,往他的脑海里倾倒。

  他逐渐理解一切。

  此为小说家承道之物也!

  汉书艺文志中,总结诸子百家,一共十家,可观者九,单单将小说家排除在外。

  “所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小说家,不傍经史,没有被儒道教化所限,借助传言故事、街头巷语,替那些名不见传的小人物,记下了另一种历史。

  作为承道之物的‘稗官野史’,因此拥有了两项功用:一为收录,二为造异。所谓收录“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

  他可以将自己亲眼目睹的一切,记在稗官野史中。每收录一件事情,就可以获得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