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家书抵万金_陇右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兰州城下的李冰一改以往得过且过的性子,行为举动反而有些像孟合记忆里带军回长安路上的程知节程公爷了。

  铁血,冷面无情,对任何事都极致的追求细节!

  无论是操练、军需的检查、甚至连哨兵执勤时的姿势,李冰都一一严格要求,只要有人做错无论任何人求情,李冰都不会给一点点的面子。

  孟合能够清楚的感觉到,李冰整个人现在都是紧绷在一起的,甚至发现李冰开始枕着横刀睡觉了。

  孟合也在小城生活过一段时间,他清楚的知道李冰对小城之中所有人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这样的打击对李冰这样还未到十八岁的少年人而言,实在是太残酷了!

  孟合自小也是家境殷实的弟子,习武学文十几年,直到东征高句丽失败的败军扫荡过老家之后,孟合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成了李二的侍卫,一直到武德九年冲撞了隐太子,被贬至陇右。

  家人死去的时候,孟合的脑子里只有两个字“报仇”!

  孟合相信李冰的心里也是这两个字,但孟合不知道李冰会带着这八千精锐右武卫骑兵,能在陇右戈壁上做出多么可怕的事。

  李冰心里憋着一股火,一股让李冰想要将整个世界都燃烧殆尽的怒火!

  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这么伟大?他们伟大的无私奉献,对比的李冰简直就像个无耻阴险的人渣一般!

  杨子安不惜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以身价与山东豪族对赌,只为传道受业,马三停不惜舍弃长安繁华的生活也要留在陇右,为了一千余不认识的商贾,丢掉了小城近二十条性命……

  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这些人的身影不断在李冰的脑海浮现,反衬的李冰是无比的自私。

  后世和大唐两个世界的观念,在李冰的脑海不断地冲击对撞,令李冰的脑海里再也装不下任何其他的事!

  孟合将这一切都看完眼里,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动用自己作为李氏家臣的权利,调动李氏在兰州的商队,换人换马的方式将李冰的情况以信的形式,送到了泾阳。

  信送走的第五天,孟合收到了回信,足有三封。

  分别是老太爷、杨子安老先生、杨梦竹三人!

  孟合将三封信摆到了李冰的面前之后,就灰溜溜的跑出了李冰的帐篷,不敢去看李冰的脸色。

  任何一个男人,都不愿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摆在家里最亲近人的面前,这也是后世外出打工的男人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原因。

  李冰率先打开了三爷爷的信,因为三爷爷的信最薄,只有一页纸的厚度。

  因为三爷爷只写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这十二个字,却道尽了三爷爷一生经历,少年意气风发,中年功成名就,老年家破人亡,晚年才有了李冰这么一个指望。

  李冰沉思了许久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