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1章:燃灯塔PK博雅塔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不少,建筑材料也不一样,这样一来,博雅塔更容易建造的高些。”

  苏亦点头,望向众人,“同意王讯的说法的同学们可以举手。”

  还别说,举手的人不少。

  都有二十多个。

  基本上一半一半了。

  “塔中空,有螺旋梯直通塔顶,除基座外塔身均用钢筋水泥建筑,设计精良。水塔建造经费由当时任教于燕京大学哲学系的美籍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所捐,依从当时燕京大学校园建筑以捐款人姓氏命名的惯例,水塔被命名为“博雅塔”。如今博雅塔已经不再作为水塔使用,而是作为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为北京大学的象征。

  宿白|《中国古建筑考古》序论

  纪念宿白先生|李崇峰:宿白与中国佛教考古学

  既然跑题了。苏亦暂时就让子弹飞一会。

  既然说到燕大校史,说到司徒雷登。

  自然而然就会说到墨菲。

  作为燕大校园的设计者,燕大建筑体现了墨菲的设计理念。

  燕大当年所有建筑都是墨菲主持设计建筑的,其中就包括博雅塔。

  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墨菲。

  苏亦简单跟大家捋了一下他的生平。

  “亨利·墨菲当年在中国非常出名,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墨菲先后为中国的教会大学规划设计了多所大学校园或主要建筑,如沪江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长沙湘雅医学院、金陵女子大学、燕京大学、岭南大学。燕大咱们就不说了,大家感兴趣一会下课就可以去看,我是广东人,跟大家说一说,岭南大学吧,当年岭南大学扩建项目,也是墨菲参与的。他为岭南大学设计了哲生堂,陆佑堂,惺亭这些建筑,未来大家有机会去中大,可以看一看。”

  说着,苏亦根本就停不下来。

  他望着众人,突然提问,“大家知道,民国时期,国内一共有多少所教会大学吗?”

  还别说,真的有人知道。

  “13所。”

  是许婉韵回答的。

  这个姑娘就是皮了。

  苏亦笑,继续问,“那婉韵姐知道是哪十三所大学吗?”

  许婉韵望着他,“考我呢?我还真就知道了。”

  说着,这姑娘就如数家珍。

  “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华中大学、金陵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其中,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苏亦竖起大拇指,“厉害。”

  许婉韵望着他,“说吧,你有什么要考的?”

  苏亦问,“那婉韵姐,知道这十三所大学校址上都有哪些大学吗?”

  瞬间,许婉韵笑骂,“臭小子,你故意的吧,那么多,我怎么记得清楚。那你呢,知道吗?”

  苏亦摇头,“其实我也不知道。”

  噗嗤!

  其他考古班的学生忍不住笑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