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章 村名拴马故事多_红男绿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一口鲜血长溅五步,含恨而死,死后尚且不能瞑目,双目圆睁,直到最后还是睁着眼下葬的。

  后人在此立碑书写道:安得胡马千百骑,踏平秦川八百里。以此来纪念这位矢志不渝的将军。这个村后来被改名为拴马村。传说长平当今的赵姓全部是当年赵人遗孤。那拴马村就是赵氏遗烈中最直系的一支。

  后来,赵子胡将军的部下以及后就在中条山中的拴马生息繁衍,这拴马村虽人丁不旺,但个个承继了先人悍勇的个性,又是以狩猎为生,个个武斗、弓驽都是一把好手。一代一代传下来,个个血性了得。在长平就曾经有这句话:宁入阎王鬼城,不惹拴马穷横。这拴马村自古就穷山贫户,团结得很,只有村中赵姓之人一家有事,举村来帮,与周边乡村曾有过械斗,这械斗也讲究个气势压人什么的,但拴马村不同,根本就不招呼,与人械斗直接用的就是弓驽铡刀,打起来箭箭取要害,招招要人命。所以,几个世纪以来,这拴马穷横的名称比当年拴马赵子胡将军的名气更大,历史上中条山一带在元代、明代和近代都曾出现过土匪,但就没听说过那一伙土匪敢到拴马村打家劫室,这几千年来,拴马村也是平静的很。

  到了民国初年,这拴马村却出了个人物,名唤作赵尚武,名虽尚武,却是天资聪颖的文人胚子。三岁能书、五岁赋诗,十四岁便中了秀才,全长平名闻瑕尔。但也时运不济,成了清朝长平最后一名秀才。这赵尚武眼见报国无门。便在家乡广办义学,躬身施教,足迹踏遍了长平的九镇十八乡,一生育人无数,被长平县志誉为平民教育家。

  一九四零年,华北日军对晋东南地区扫荡,在当地普遍建立的伪政权,推行大东亚共荣圈,在长平当地推行日语教学,愚民政策。当时在长平各地都推举维持会长,这日军一般都是威逼利诱一些有社会名望的知名人物,进而培养汉奸。这赵尚武和长平商会、医药等几个行业的知名人士被抓到了日军司令部。

  众人到日军宪兵队一听是当汉奸,个个闭着嘴一言不,有一两个三心二意,这赵尚武眼一瞪,呸一口,就没人敢说话了。这日军一看,这赵尚武是领头,这得杀鸡给猴看,先收拾领头的。就把这赵尚武五花大绑和七个人都带到到长平城楼上,架着刺刀用鞭子抽几位知名人士威吓。

  眼见受辱却无法反抗的赵尚武一脸悲愤,当着日军和数百围观群众,仰天大哭,涕泪横流,声嘶力遏地呼喊到:想我煌煌天朝、堂堂中华,岂容你们这群猪狗一般的倭奴欺凌。苍天不公呐!赵氏的先祖啊,你们睁开眼看看吧………话毕,他便大哭着迎头撞上了城头石垛,血溅五步。那同时被抓来的七人见此变故也是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