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六章 燕国天齐年_楚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女早想,当下最适合继承皇位的只有魏天戈了,要是这个时候他们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不但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而还会给家里带去横祸。

  “咳咳,怎么了,都哑巴了,是不是看本皇不行了,一个个的不把我放在眼里了”,辽皇本来奄奄一息的气息一下子提了起来,眼底狠色尽显,一股强大的威势直逼殿下的众人,尤其这股威势重点压在了魏天戈身上。

  压的魏天戈喘不过起来,身形也不断的往地上跪下去。

  关键时候,一直站在辽皇最近地方的东方虞走到了魏天戈的身边,轻轻的托起了魏天戈。

  “吾皇,天命如此,就不要再纠缠了”,东方虞那飘渺的话语,回荡在众人的心头。

  大臣们都不敢抬头,只有东方虞一人,一手持着书卷,一手托着魏天戈,简单的发髻,洒脱的风度,就这样淡定的站在了辽皇面前。

  东方虞的地位在辽国可见一般,几乎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也不为过,然而东方虞几乎是常年呆在燕宫里面,也从来不跟这些大臣争夺名利,所以辽国的大臣都对东方虞很尊重。

  已经眯着眼睛的辽皇看了一眼扶着魏天戈的东方虞,看着这个帮助自己将辽国不断强大的谋士站了出来,发自内心的笑了一下,随后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就此坐在皇位上驾崩。

  那对着东方虞的一笑,君臣二人内心都很默契的明白了过来。

  辽皇不放心将辽国交给魏天戈,所以这才有了临死前的逼迫,然而现在除了魏天戈,根本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所以辽皇将计就计,将东方虞逼了出来,有了东方虞的扶持,就算是魏天戈再怎么昏庸,也不会给辽国造成什么样的损害。

  而东方虞站出来,则是看出了辽皇的顾及,再就是魏天戈算是他的半个徒弟,于情于理,他都要站出来。

  他就是辽皇和魏天戈交锋的赌注,最后他成全了两代君主的意愿。

  也正是因为东方虞的站出来,彻底宣告了魏天戈在辽国的绝对地位。

  这份恩情,魏天戈一直铭记于心,之前只要是东方虞提出的主张,他都不留余力的贯彻下去。

  不管是之前的扛着满朝文武百官的压力,将国号改为燕,还是对待楚国和晋国的政策上。

  只可惜,他终究有成长的一天,他是燕国的君主,他的雄心,必将是翱翔天空的雄鹰,绝对不是屈居于东方虞之下的木偶,哪怕东方虞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也不能够容忍。

  所以在针对楚国的那场大战中,他坚持自己的决定,不管对错,尽管那场大战燕国损失了二十万大军和谢望这员大将。那场大战不仅仅是燕国和楚国的交战,也是他和东方虞的交锋。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东方虞依旧是那样什么都知道,该劝自己的劝自己,和自己主张不和之后,悄悄的选择的告辞。难道自己在东方虞的心中就是那样的不堪,那样的不择手段么。偌大一个燕国,岂会容不下一个东方虞?

  想到这里的魏天戈更是死死的握着手中的那块象征燕国国师的令牌,那是他登基之后,下令工部亲自给东方虞一人打造的,那是燕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

  没有想到的是,东方虞在离开之后,进入了楚国,反手就将这样贵重的令牌送给了楚国青云城的问路人,误打误撞,被自己派去楚国打探随州状况的军刺得到,这才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魏天戈登基之后,改年号为天齐,尽管之后逼走了东方虞,但是之前东方虞的主张,魏天戈一直全国贯彻下去。

  自从和楚国交战大败一来,他选择了暂时的蛰伏,暗中关注楚国和晋国的同时,让宋玄不停的发展军事实力。楚国忙着收拾各个州郡的同时,晋国赵凌也在收拢整个晋国的权力,而他则是重用宋玄,还有将军刺交给了自己的妹妹魏璎珞,由他们去发展实力。

  燕国不像楚国和晋国那样,朝廷上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在朝廷上,他根本就不需要大肆的清理。而是采取了厚待臣子,养民生息,广纳吸收人才为自己所用。

  并且通过军刺的消息,知晓了楚国在暗中改革的消息,于是他也是在暗中仿照楚国的样子,小小的调整着燕国。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