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章 到底救不救_经城之雁子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杰投资胡氏科技时,创始人有的仅仅就是一个社区团购的概念,随着金权资本的注入,这家公司有了自己的app,自己的供应链以及自己的数据分析和售后服务团队,订单总量一度跻身国内前三。

  而如今不过两年光景,其资金链吃紧、负债累累、寻求转型以及面临破产各类问题接踵而至,对于投资了这家公司的萧杰来说,就如同坐了一次触目惊心的过山车。

  依照目前胡氏科技的财务状况,若无新资本注入,其最晚在半年之内必将倒闭。

  萧杰从山猫咖啡厅离开后,开着车的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胡氏科技,到底救还是不救?

  目前这家公司欠供应商的款项总额约为个亿,大部分供应商已经开始停供了,整条供应链处于半僵化状态。

  对于“社区团购”这个模式,萧杰思忖良久,他认为业务模式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近几年对城市居民日常高频买菜本就是刚需,社区团购无疑是利民便民的存在,故各大类似的拼单与优选平台纷纷上线,这些平台背后的创始人追逐的无疑是一条互联网行业炙手可热的风口。

  与胡氏科技一样,此类平台普遍以“预售+自提”为主要模式,招募社区各类门店业主或者宝妈等做团长,通过微信等渠道做商品推广。

  但只要同场竞技的参赛者变得足够多,蛋糕不够分,就会出现一轮混战。

  各平台为了短时间引入最多的用户,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开始大量发放无底线的折扣补贴,牺牲金钱,收割用户。

  胡氏科技一开始也跟着其他平台一起砸钱,毕竟人家砸你不砸,用户就跑了。

  依据并不乐观的形势,唯有用钱疯狂地砸死竞争对手,才能慢慢提价回血,最后享受至少是寡头垄断的红利。

  但社区团购这个概念短时间被炒热之后,该进的资本都已进圈,该砸的钱也都砸得差不多了,风风火火搞了一两年发现所有人都在抢客户,没人关心赚钱的事儿。

  一个行业迟迟赚不来钱还怎么忽悠后续投资人接盘?

  于是资本开始谨慎,开始收紧后续投资,胡氏科技发现公司一开始融资很容易,各类资本接二连三地跑来送钱,但越到后面想它想跟别人要点钱就越难。

  随着新进资金越来越少,胡氏科技只能把现有的钱节约着花。

  所以节约着花,不是不砸钱,而是少亏点。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胡氏科技的生鲜平台上下单必须凑齐99元,凑不齐就无法下单,且自提距离必须在公里以内。

  创始人胡屹认为,当单量密度不够大时,会拉高单均配送成本,每送一单就亏一单,最后直接就延迟送货或提高送货门槛。

  无论是凑够99元才能下单还是自提距离必须为公里,都拉低了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一旦降低,订单量就会减少,订单量一减少,单位距离的订单密度不可避免地就进一步降低,这意味着每多送一单胡氏科技就会亏更多,整个“骚操作”是个彻头彻尾的恶性循环。

  这个势头非常像当年的外卖平台团购大战,最终活下来的也就一两家,但这一两家内部运营效率都不低,至少不会让萧杰看到一个恶性循环的雷点。

  救还是不救?!

  救的话,再砸两个亿,还了供应商欠款也就还剩5000万。

  5000万预计最多也就够再多砸半年。

  但半年之后呢?!

  竞争对手就会死么?

  消费者就会满意么?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