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四十二章:年根儿前的喜事儿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些茶叶和布匹之类的东西,但还是受到了那些豪爽的牧民兄弟们热情的接待。随后他们也将自己的友谊送到了八路军,先是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上的蒙古旗主******来到归绥晋见马铮,送来了大批的牛羊,也带来了格根塔拉草原上两万多蒙古族人的问候和友谊。

  不久后达茂旗的蒙古族代表也派人来归绥面见马铮,紧接着伊克昭盟的蒙古王爷派来代表面见马铮。代表伊克昭八十万牧民接受绥察军区的管理,同意马铮所部在伊克昭等地驻军和征兵。

  对于马铮这么快就能赢得了境内的少数民族的认同,党中央以及八路军总部都是极其诧异的。要知道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英雄辈出桀骜不驯的民族,鲜有外族能赢得他们的认可。而马铮所部在塞北草原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尤其是攻下伊克昭更是不足两月,怎么就这么快得到了蒙古族的认可?

  其实这和马铮用人很有关系,在绥察军区,部队用人基本上是不看民族的,只要你有能力就会受到重用。而且少数民族往往因为自身民族的特性还会受到特别的重用,例如毕力格。谁能想到一个蒙古部落的首领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了绥察军区野战部队的旅长,指挥着数千精锐。

  据不完全统计,马铮所部除汉族外还有蒙古族、回族、满族、鄂伦春族、哈萨克族、朝鲜族等18个少数民族的战士。而少数民族军官、政务官在绥察军区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当然了。着这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大草原上,其中最引人侧目的就是蒙古族。

  绥察军区的骑兵部队有一多半是蒙古族士兵,而军官也有一半是出自蒙古族。步兵也有不少人是蒙古族,绥察军区十几万部队里,蒙古族总人数至少在四万人以上。蒙古族士兵多,军官的数量自然也多。虽然暂时还没有师级以上的军官,但是旅长、团长一级的还是有很多的。

  有了这些人作为榜样,绥察军区不歧视少数民族的名声自然不胫而走,再加上马铮所部强大的实力以及马司令用兵如神的号召力,使得这支军队很快就得到了蒙古部落的认可。

  除了这些高兴事儿以外,更让马铮高兴的是包头重工业基地终于全面投产了,在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钢铁厂日产钢铁一千多吨,基本上满足了兵工厂生产所需。有了充足的原料,兵工厂的产能自然而然也已经上来了,现在日产步枪五百多支,机枪五十多挺,手榴弹上万枚,另外还可以生产迫击炮以及75MM口径的山炮、野炮的炮弹等。

  按照冯安的预计,等兵工厂的产能全部提上来之后,便可满足部队的作战所需,到时候绥察军区不但可以满足自己所用,还可以支援八路军其它部队。

  但是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