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章:马铮的担心(第二更!)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芦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会变成北平!”。

  意思很清楚:不当溥仪。还有最后说的“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也是不当溥仪的意思。

  当然不能当溥仪,因为老蒋集团的基础是英美及其支持下的江浙财阀集团,一旦投降其政权在国际上存在的基础就没有了,也必定被全国人民抛弃。

  那为什么说老蒋政权的底线是不投降呢?这从后来老蒋政权抗日的战略和表现可以看出来。其战略就是“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其表现就是只求以正规政权形式苟安、不求收复国土,其底线当然是不做溥仪嘛!

  最后就是坚持“以主权换和平”、“决不求战”的抗日战略。既然在讲话中一再表白“希望和平”,那么在讲话的最后强调“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的战略就非常自然了。

  其这个战略,应该加上个“以主权换和平”。这一点,从此前与日本签订的《塘沽协定》等条约和后来的抗战表现可以说明,也可以印证其抗日底线是“不当溥仪”。

  在《塘沽协定》中日本人提出了:国民政府的军队一律迅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尔后,不得越过该线,又不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日本军为证实第一项的实行情形,随时用飞机及其他方法进行监察中国方面对此应加保护,并给予各种便利。

  日本军如证实中国方面业已遵守第一项规定时,不再越过上述的撤退线继续进行追击,并自动回到大致大城一线,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所示之线以北、以东地区内的治安维持,由中国方面警察机关担任之,上述警察机关,不可利用刺激日军感情的武力团体。

  这个条约的内容对于中国主权的践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老蒋集团为了“希望和平”,居然接受了!所以说,老蒋政权的抗日战略,就是“以主权换和平”、“决不求战”。其目的,就是确保其政权在中国统治的正统地位,最重要的是能被西方接受、支持。

  因此呢!只要日方不破坏这一点,主权可以谈、可以丢。而且由于害怕把日方逼急,使自己的底线受到威胁,因而对日方百般妥协。

  老蒋政权的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了日方的认知和肯定,从抗战爆后的情况看,日方并不求消灭老蒋政权、后来也不求以汪精卫政权取代之。而是逼其投降──因为留之有用啊!

  轰炸重庆等地区目的在此,打击薛岳部目的在此,武汉会战后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