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1章 钢铁时代(求支持)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天一直在加班中,今天只有一更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天应该可以恢复正常更新,谢谢你的支持与厚爱!)

  正月将出,沉寂了一月的大冶铁厂工地,再一次热闹了起来。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大冶江畔一直是一片热闹非常的工地。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是仍然有上千名工匠,在工地上忙碌着,安装那座中国,甚至是整个亚洲第一座现代化高炉,尽管其日产量不过仅仅只有三十五吨,但却意味着西方现代炼铁技术向东方的转移,意味着现代冶金技术传入中国。

  置身于这片工地之中,朱宜锋看着那一座座厂房,尽管其中半数厂房仍未建好,而且工厂的主体――高炉以及其附属设备同样也没有完成安装,但是你却已经初显了现代工业气息。

  或许在规模上,他无法同30年后的张之洞所建的汉阳铁厂相比,但是朱宜锋相信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将远不是汉阳铁厂所能相比。这座铁厂将是中国未来的钢铁工业之母。铁厂的规模不大,但未来将会培养出一代中国本土的冶金专家以及技术,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样也是大冶铁厂未来十几年的使命。

  “主公,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迟,今年腊月,铁厂就能出铁了!”

  作为工部主事的习之墨在过去的一年零三个月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铁厂,可以说这座铁厂凝聚着他太多的心血。他既要主持铁厂的建设,同样还要过问胡家湾煤矿以及铁矿的兴建事宜。

  实际上铁厂早已经出铁了,甚至早在去年就已经出铁,不过那是他在借鉴欧洲旧式石砌的五座炼铁高炉设计的四座高炉,虽说是这种焦炭高炉是四十年前的技术,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坚炉仍然有着很多优点,现在铁厂每天可以出铁二十吨,大都用于制造炮弹、农具等,当然也用于铸造火炮,每月售予太平军的上百门火炮,就是于大治铁厂铸造,尽管这些铸铁12磅炮的性能一般,但却极受太平军欢迎。

  习之墨口中的出铁,指的是那座35吨高炉出铁,甚至不是指那几座炼熟铁的搅铁炉出铁,在春节前,两座搅铁炉已经投入使用,虽说产量不高,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熟铁的进口,代替了部分进口,这也是建立铁厂的根本原因。

  “不要急于出铁!”

  对于这个“喜讯”,朱宜锋则摇摇头说道。

  “现在我们当务之急并不是立即出铁,而是要掌握怎么样修建炼铁高炉,掌握它的原理,最终我们还要自己设计炼铁高炉,毕竟我们是一个大国,不可能永远进口炼铁高炉。”

  这才是建立大治铁厂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铁,而是为了掌握现代冶金技术。

  “今年的外派留洋学生中,有35人学冶金,占派遣学生总数的10%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