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4章 决断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兰西会选择安全!”

  走在皇宫那修剪的极为平整的草坪上,感受着那似厚实的地毯一般的草地,呼吸着空气中淡淡的青草芬芳,心情极为不错的朱宜锋的语气显得倒是有些平静。

  现在的他根本就不担心战争的问题,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英国人根本没有力量应对中国在各个方面发起的进攻,无论是他们的陆军亦或是海军,都没有作好战争的准备。

  这个时代的各国,不同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以及冷战数十年对峙的国家所能相比,一但战争结束,他们会立即缩小常备军,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长期对抗,也不知道什么是“随时作战”,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在投入战争之前,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而相比之下,凭着领先于时代的观点,朱宜锋一直都要求陆军必须要保持30%部队处于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战备状态,其它部队可以在接到命令两个星期内可以投入战场。至于海军更是时刻战备。

  这种超越时代的战备思想,使得中国的陆海军可以在敌人完成战争准备之前,以几计重拳打过去,就像是日俄战争时的日本一样,在俄国完成战争的全面动员之前,几计重拳将其打的晕头转向,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而这也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需要做的,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曾理解“有心算无心”的特点,他们所看到的只是国力的差距,就像是法国的那位路易?波拿巴一样,他们所看到的仅仅只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所以他们做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对其最为有利的选择——观望。

  “准备的来说是路易?波拿巴会选择安全!”

  过去,因为对于法国的不了解,对于在普法战争失败的那位三世陛下,朱宜锋充满了鄙夷,可现在,他却对那位三世皇帝,充满了同情,也同样理解了他的无奈,他的这种无奈,完全源自己于国内的现实问题。

  “拿破仑三世的外交政策总体来说是短视的、是随机应变而无远见的,不过这种弱点不是来源于他能力的不足,而是因为纷乱的国内环境和政治纷争,使得他只能在对外政策上走上一条矛盾而又短促的路线,无法着眼于长期,这正是我们与他们的区别。”

  更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法兰西,中国是独裁的,作为皇帝的朱宜锋,尽管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本质上依然是传统的中国帝王。

  至于立宪,1861年的中国,有多少人懂得宪法,懂得宪政。在另一个时空之中,日本1868年进行维新开始,到其于1890年制定宪法,用了长达22年。才完成从立宪。

  而对于朱宜锋来说,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到三十年内,他都不会考虑立宪一事,不经过两代到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