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8章 帝国时代(新书发布,求推荐、求收藏)_铁血宏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座雄伟的由汉白玉制成的华表,巍然屹立在海滨的岬角之上,俯视着科隆港的海滨。在这座以华表为中心的广场上,人群杂沓,摩肩接踵,中国人、白人以及印弟安人甚至还有黑人,商贩们在那里叫卖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穿着警服的警官于人群中走动着,偶尔的远处隐约还会传来警察的哨声,然后街道上就会响起警察的喊声。

  开宏八年的科隆城,已经不再是五年前那座仅只有万余人口的小城,在过去的五年间,十数万来自中国的移民改变了这座城市,让这座曾经充斥西班牙风情的城市,迅速锐变成为一座中国式的城市,这座华表广场就是其中的代表。

  现在于这座纪念广场上来往行人中,很少有人抬头望一眼镌刻在华表基座上的铭文,上面赫然书写:“为庆祝巴拿马于开宏六年并入中华帝国,特立此塔,以示纪念。”

  这座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建筑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地球上这个现在庞大无比的帝国的“凯旋门”,也是这个帝国的起点,中华帝国的正在这里吹响了重新划分世界的号角。

  一场海战所引起的世界大战,在两年前结束了。战争改变了的一切,伴随着一个帝国的衰退同样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华帝国的崛起,开宏八年的中华帝国的疆域辽阔,从亚洲到非洲,从东南亚到大洋洲,可以说无边无际,太阳永远不会在帝国的领域上落下。

  战争结束之后,世世代代生活在本土的中国人,彻底背弃了“父母在不远游”的理念,他们向往着充满机遇的殖民地,这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在战争期间,人们充分了解到了殖民地,了解到了那里的富庶以及广阔。数以千百万国民纷纷搭乘蒸汽船、帆船,前往各个殖民地,他们告别了养育他们的故土、亲人,在殖民地开启了他们的新生。

  作为帝国的海外省——巴拿马同样也不例外,来自国内的移民已经彻底改变了巴拿马省的人口结构,尤其是在巴拿马城和科隆城这两座城市之中更是如此,中国人已经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居民。

  在科隆港所在的利蒙湾,挤满了来自各国的商船,现在的科隆港已经成为整个加勒比海地区最繁华的港口,经过改建之后的地峡铁路,繁荣了这里的贸易——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是向美国南方走私的前沿,来自各国的走私商云集于此,向美国南方走私着其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并从南方运出中国以及欧洲所需要的棉花。

  港口的繁荣同样刺激着相关设施的发展,就在一年前,科隆湾建成了这一地区最大的船坞,长240公尺、宽32公尺的船坞,甚至可以用来修理“大东方号”——这个中国最为知名的有着“海上城市”之称的移民船,如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