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十_11_平家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纳言赖盛卿。

  【1】即讲经说法的师范与听讲的檀越,犹言师徒关系。

  【2】“天子无戏言”见于《史记·晋世家》。纶言是指天子说的话,《礼记·缁衣篇》有:“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又《汉书·刘向传》有:“出令如出汗,汗出无反者。”

  【3】即右大臣藤u/u原师辅,是冷泉天皇的外祖父。

  【4】是第十八代天台座主,名良源,谥号慈惠,为比睿山中兴之祖,很受后世的崇敬。

  【5】东宫傅的职责是辅导东宫,一般是由大臣兼任;东宫大夫是东宫职(主管东宫事务的机构)的长官。据史家考证,这时的东宫傅实为藤原经宗,东宫大夫实为平宗盛。

  七

  少将还都

  第二年治承三年(1179)正月下旬,丹波少将成经自肥前国鹿濑庄动身,急匆匆赶往京城。其时余寒尚烈,海上波涛也很猛,经过一个港湾又一个港湾,过了一个岛屿又一个岛屿,直到二月十日才到了备前国的儿岛。又在这里寻访到父亲大纳言过去的住所,在那里的竹柱和陈旧的纸门上面看到了父亲写下的自慰文句,说道:“人能留念于后辈的,莫过于手迹了,若不是写在这里,我们怎么能看得到呢!”于是与康赖入道两人,读了又哭,哭了又读。那上面写的是:“安元三年(1177)七月二十日出家,同月二十六日信俊从京城来此地。”于是得知源左卫门尉信俊曾来过这里。在旁边墙壁上写着:“三尊来迎【1】有确息,九品往生定无疑。”成经看到这个笔迹,说道:“原来父亲也有渴求净土的心愿呀!”无限感叹之中略觉宽慰。

  接着去寻访父亲的坟墓,但见一片松林之中并未筑什么坟丘,只是那地方的土稍微高一点而已。少将拢着两只衣袖,象对着活人一样哭诉道:“您屈死在这偏远的地方,儿在岛上也已闻知。只因身不由己,不能立即前来。成经被流放在那岛上,如朝露一般的性命,幸未消殒,苦熬两年,现在终于奉召回京,诚然可喜,但若得见父亲在世,儿的微命得以苟延也算有意义了。我是匆匆赶到这里来的,从此以后,就用不着那么着急了。”就这样边说边哭。假如大纳言在世,他必定会说:“没有什么,我很平安呢!”但是世上可悲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之隔。斑斑苍苔之下无人作答,只有松风在那里呼啸而已。夜里,他同康赖入道一起通宵环绕坟墓诵经念佛。天亮后,重新筑了坟墓,围起栅栏,在坟前搭起临时茅舍。一连七天七夜,念佛写经。满愿那天又建起一个大木塔,上写“已故圣灵,脱离生死,证大菩提”,在年月日之后写上“孝子成经”。连那些不重感情的山野樵子见了,都说没有比儿子更可宝贵的了,流下的眼泪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