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章 江左少年之父_铁血大明16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却由于一直在读书交友,即便是中了举人,却也没有去当官。

  这就让夏允彝少了一分对人心的透彻和洞察。

  缺少了不少的阅历。

  这就让夏允彝,此时看起来无比的天真,比起袁崇焕当初自请出辽东镇守山海关之时,更加的天真!

  没错,如同夏允彝一般,意气风发的读书时代,大部分的人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

  可是当他们真的走上了官场之后,他们才会发现他们所学的,不过一块敲门砖而已。

  这一块敲门砖,敲开的就是官门。

  可是天启帝那是什么人?那是生而知之的帝王!

  若不是生而知之,袁崇焕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久居深宫的天启帝能有那般的见识和胆略,毕竟天启帝虽然说看不上如今的东林党,可是天启帝很明显,对儒家知识和经典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看法。

  就比如说,天启帝说,要读经典,就要读那些圣贤们的原本意思,而不是后人们添油加醋以己度人之后,所注解的那些知识。

  这一点,袁崇焕也是极为认可的。

  毕竟朱熹读书读出来了存天理灭人欲,而王阳明读的是同样的书,读出来的却是格物致知,更是创立了心学。

  而朱熹最为出名的事情,竟然是干出来了扒灰这样的丑事。

  王阳明即便是被贬,却也能够悟道。

  上马能杀敌,下马能安民,这不就正是那读书读出了自己独特见解的实例么?

  看着还打算说话的夏允彝,袁崇焕一把捂住了夏允彝的嘴,朝着天启帝重重低头道:“陛下,还请恕罪,彝仲从未离开过他读书的地方,故而没有见识到世间险恶,更没有见识到人间的那些黑暗和惨剧。”

  “他的世界如今还跟一张白纸一般,只有黑白二色。”

  然而朱由校听到彝仲这两个字的时候,眉头猛的挑了起来。

  自打这个夏允彝出现之后,朱由校就一直在想这个时代里,有没有姓夏的名人。

  仔细想了一圈,也只想到了一个夏完淳。

  可是夏完淳在1626年的这个时候,连液体都还算不上,朱由校自然就跳过了。

  可是夏允彝在听到自己论道的那一番话之后,机变之快甚至还超过了袁崇焕的时候,朱由校觉着,这个人这么有才,不可能这个人在原本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记。

  可彝仲二字一出,朱由校猛的想到了这人到底是谁。

  江左少年夏完淳之父,己社复社创始人之一,夏允彝!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