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5 圣旨到_书生有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旨笑道:“奴婢还要给苏贤苏谘议传旨呢,不知苏谘议何在?”

  “苏谘议在瀛州城。”

  李幼卿派出人马,陪同传旨太监赶去瀛州城的方向之后,她才两手捧着圣旨与私信返回大营。

  “……”

  半刻钟后。

  中军大帐。

  李幼卿端坐帅椅,展开金黄灿灿的圣旨正仔细翻阅。

  大帐下面,以王司马为首的公主府属官,以及军中各级将军等皆在此列。

  大家都知道,这一定是朝廷拨付赈灾粮款的圣旨。

  话说,黄河沿岸数州的灾情,在这几日已经得到控制,黄河水位下降,河堤稳固,当下之急是赈济那数十万灾民。

  赈济灾民的重点是粮食。

  遥想数日前,洪灾爆发的第二日,李幼卿已下令往灾区运送粮食,可是此次受灾人数太多,单靠河北道各州义仓的存粮远远不够,缺口很大。

  李幼卿大手又一挥,将部分军粮送往灾区。

  这批军粮,是河北道各州守军将士的口粮,李幼卿从神都带来的十万大军,也指望这批军粮果腹呢。

  当时情况危急,赈灾要紧,加之李幼卿知道,大梁近年来风调匀顺,存粮甚多,即便挪用了部分军粮应该很快就能补齐。

  “只要朝廷拨下粮款,这场灾难很快就可以过去了。”

  王司马等人心中都是如此想法。

  少时,李幼卿看完圣旨,她的面色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默默将圣旨卷成一个卷轴,放在一旁。

  王司马等属官,以及军中各级将军等纷纷看着李幼卿,等着她宣布好消息,众人面有期待之色。

  “除王司马、周记室、主簿、王友等等属官外,其余人等先行退下。”李幼卿淡定吩咐。

  什么?

  此举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将军们面面相觑,但也依次退出大帐。

  公主府的属官中,职位较低的也走了一大片,留下之人都是李幼卿的心腹。

  该退下的人都退下后,王司马拜道:“殿下,可是朝廷拨付赈灾粮款之事……出了什么意外不成?”

  “赈灾之粮,朝廷将会统一拨付,数十万灾民将再无挨饿之虑。”李幼卿语气平淡,面色也没有任何异常。

  王司马人老成精,又是看着李幼卿长大的,一下子就分辨出李幼卿有事,而且是大事!

  “既然赈灾粮款没有问题,那殿下为何……”王司马问道。

  “灾民们不用饿肚子了,但……河北道将有数万将士将无饷可发!”李幼卿终于道出实情。

  “什么?数万将士将无饷可发!这怎么可能!”有人大惊失色。

  “殿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王司马两道花白的眉毛紧紧挤在一起,此事太过严重,就连城府颇深的他也不能保持淡定。

  李幼卿揉着眉心,缓缓说道:“接下来本宫要说的,是朝廷机密,你等若泄露出去便是杀头的罪过。”

  “下官等不敢。”

  “早在数日前,也就是苏谘议打破五万辽军,与黄河水患爆发的同一天晚上,神都城意外走水……”

  “……”

  随着李幼卿的讲解,王司马等人终于明白过来——

  因为洪灾的缘故,大梁王朝的存粮已经远远不足以支撑到下一季粮食的丰收,粮食储备将出现极大的缺口。

  女皇在圣旨中明言,赈灾之粮,以及全国性的粮食缺口,朝廷会想办法处理。

  至于河北道所需的军粮等等,还有那三万辽军俘虏的口粮,需李幼卿自己想办法解决……

  河北道存储的军粮,原本勉强够用,但因李幼卿调拨了一部分去灾区,如此一来就远远不够了!

  缺口极大!

  大帐中陷入沉闷的安静。

  李幼卿揉着眉心。

  属官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言,缺这么多粮食,他们可变不出来。

  王司马花白的眉头紧锁,忽然,他福至心灵,朗声禀道:“殿下莫忧,下官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可解河北道缺粮的危机。”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