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 第四代半的怪物_龙骑战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百米的跑道对于歼-14和歼-20而言还是非常勉强。

  歼-10的短距起降性能非常出色,因此这个山谷内的小型跑道也是足够用了,包括林默的那架从阿富汗白捡来的p-51“野马”也是绰绰有余。

  做为重型空优机型的歼-20,虽然最小起飞距离可以控制在500米左右,那只是极限参数,必需预留应付突发情况的冗余跑道,至少1000米的安全滑行距离是必需的。

  相比之下,歼-18拥有更加出色的起降着陆性能,也更适合“暗夜”使用。

  随着说明书的还有几张dvd光盘,里面装有歼-18的模拟程序,只要弄台性能强悍点的小型机,配上两张不弱的显卡搭个交火,插上摇杆等设备,用三个大屏幕显示器分屏显示,就能实现模拟飞行学习。

  模拟系统需要的硬件平台对于物资支持无虞的“暗夜”基地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基地内运行有巨型计算机,相关计算机硬软件方面的人才对于这种毛毛雨,完全就是分分钟搞定。

  不到半天功夫,林默就能够安然地自己的宿舍内拉起了操纵杆进行模拟飞行,虽然不是那种拥有过载体验的模拟舱,但对于飞行经验已经十分丰富的林默来说,已经足够了。

  拥有扎实的歼-15舰载机经验,常规的起降操作并不会成为大问题,林默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垂直起降。

  虽然曾有驾驶着p-51垂直降落航空母舰,可那是利用气流变化的一种对抗平衡操作,与拥有垂直起降功能的战斗机完全没有相似之处。

  英国“鹞”式战斗机也是一款垂直起降型战斗机,可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控制方式,不仅操作复杂,而且也存在相当高的危险性,习惯于助跑起飞的飞行员往往会因为习惯问题而出现误操作。

  20世纪70年代,英国某支“鹞”式中队接连发生要毁人亡的事故,“鹞”式获得了“寡妇制造者”的绰号,一直流传至今。

  第一批“鹞”式av-8a几乎近半在事故中坠毁,而改进型av-8b也有近四分之一坠毁率,虽然“鹞”式拥有无可比拟的特殊机动优势,天生的舰载机,可是“鹞”式的a级事故率简直堪称天文数字,每10万小时至少32起,飞行员简直是拿命在拼,比同期其它军种攻击机或战斗机的事故率总和还要高。

  吸取国外前车之鉴的沈飞在歼-18的垂直起降安全系数上煞费苦心,与自动系统相配合,精减操作模式,采用动态重心平衡技术,配合二元矢量推进引擎,提升机体的稳定性能。

  虽然歼-18“红鹰”与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同样可进行垂直起降的f-35b型战斗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沈飞则更进一步,机载计算机性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