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章 定风波05_燕京闺杀(破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这一案的死者死亡时间不久,又很意外地从脖颈处先腐烂,所以邢九年刚一上手就发现了不对之处。

  作为一名刑名中人,对于自己无法破解的案子,总是有着一股执念。

  这种执念支撑着他们,每当遇到相似线索时,总会迅速发现,并且仔细对比。

  邢九年就是如此。

  所以在初检时,他就发现了端倪。

  邢九年让他们看过这个绿丝绦之后,便道:“咱们继续说以前的案子。”

  “因为当时死者死去时间太久,超过半年,无法确认更多线索,顺着买主的线索也追查不下去,姚大人便命我们翻过去卷宗,看看是否有类似线索案件。”

  姚炳兴一看便是熟手。

  谢吉祥道:“当年父亲也曾说,姚大人于他来说亦师亦友,父亲能有后来成就,全仰仗姚大人教导。”

  对于查不下去的案子,姚炳兴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并且这个死者的死亡特征很特殊。

  牡丹骨和绿丝绦加在一起,有很明显的执念作案动机,也就是说,对于凶手而言,杀人不是目的,死后的形态才是他的杀人动机。

  这个杀人者很可能是连环杀人者。

  光有一朵孤零零的“牡丹”,对于这样的偏执狂而言显然不够。

  查卷宗是很枯燥的。

  “当时郎中们全部上阵,不仅把疑案司的未结之案全部寻出看了一遍,甚至还找了仪鸾司,通过上请陛下调阅仪鸾司的卷宗。”

  当时燕京办案复杂,一部分转给仪鸾司,一部分由疑案司处置,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很不好的结果。

  当有连环案件出现时,两边没办法互通有无,根本不可能立案侦察。

  这样一来,对于案子的侦察便难度陡生。

  “我没有去翻卷宗,我的差事就是那具显露出牡丹骨的尸体,”邢九年道,“不过当年疑案司人才济济,不过五日之后就有了结果。”

  “早在天宝十一年一月的时候,仪鸾司就办过一起案子,因为案子很简单,很快便匆匆破案。”

  邢九年现在说起来,都很是惋惜。

  当年如果仪鸾司上点心,即便是简单的案子也仔细侦察,结果会不会不同?

  “仪鸾司的案件死者实际上比疑案司的案件死者死亡时间要更早,疑案司的死者是在去岁年末十一月前死亡,而仪鸾司的死者则死于十月左右。”

  所以,仪鸾司的案子更早发生,也更早“侦破”。

  一般这种连环案件,每一个单一案件发生时间越早,其实留下的线索越多。

  因为一开始的杀手不熟练,他的杀人手法和喜好会在一次次的杀人中完善,就如同疑案司的这个案子,几乎什么线索都没有留下来,可以说是查无可查。

  假设把仪鸾司案件当成第一案,疑案司案件当成第二案,那么这个杀手的变化和进步之快,令人心惊胆战。

  姚炳兴当时就把所有事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