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爱丽丝梦游仙境(下)_深渊漫游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下面。

  这在当时是虽然一种节省空间与神经带宽的结构,但当它们沿着这个基础开始继续进化的时候,这个看似省事的设计便开始挖坑了。

  随着人类祖先的身体不断进化变大,为了适应新的生存挑战,原本位于“头顶”上的眼睛也需要被移向前方。若从产品设计的角度上,本应该是这样的——就好像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变动机器传感装置的位置。

  但如先前所说的那样,进化并没有先见之明,它们只是秉承着一个“能跑就行”的朴素原则,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迭代。

  因此,人类的先祖并没有去挪动眼睛的位置,而是在原地将眼睛像个气球一样给翻转过来。

  是的,人类将视觉神经网络给翻到了外边,然后又从瞳孔里粗暴的直接插进去,连接到了大脑上!

  换而言之,人类将视网膜给贴反了——外界进入眼睛的光线,先要穿过密密麻麻的血管、神经细胞、感光细胞的细胞核,最后才能够完全成像。理论上来说,我们每个人看到的真实画面都应该是在视网膜阻拦下,被切割得七零八落的图像才对。

  而为了纠正这个问题,人类的大脑则是进化出了一套“ps”算法。将那些视觉里的神经血管统统都给p掉,“脑补”出了如今我们所能够看到的画面。

  硬件上的缺陷,通过优化算法的方式弥补。

  换而言之,眼见从来没有为实过。人类对于视觉的认识,实际上都是经过大脑“脑补”处理之后的产物。

  既然是算法,并且还是建立在bug上运行的算法,那么自然便有着能够骇入的可能。

  而俄尔普斯路径的调整者,便就是视觉认知骇入方面的专家。

  这也是吉姆敢于直面在性能上远强于自己的赛博疯子的原因。

  俄尔普斯路径的调整者,在掌握了视觉信号处理的算法以后,无论对方换上了多么高级的义眼、脑机接口里安装了有多么强大的防火墙。只要对方还是在用大脑原装的视觉感知回路,他们便都能够对于对方的底层视觉认知进行骇入。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