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节 地火烈_鲁班的诅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部。

  圆柱平台上有活门,是很古拙简单的造型,说明年代已经很是久远。但活门的开启依旧灵活,没有一点卡涩。活门时不时会突然打开,喷出一股灼热的气体,随即便又关上。看样子应该是用来调节内部压力的喷口。而在平台顶部还有溢水的孔道,常有些细小的水流从中溢出,沿砖石表面流下,却很快消失不见了,不知是通过怎样一个途径流走的。

  一种大胆的设想在鲁一弃脑海里逐渐成形,这里有个间隙性的地热源,因为拥有足量的地下水,便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蒸气系统。这里的所有设置是在利用地热生出的热水和蒸气为操作能量,来达到操纵坎面运动的目的。试想,除了蒸气的力量,谁能推拉得动“风箱坎”,谁能让大殿中的“巨木拍”来去无踪。也只有地热生成的蒸气和热量才能让如此上面空旷的山谷中迷雾茫茫。

  架设的圆木其实是中空的管道,用来输送热水和蒸气。这就是为什么两路管道敲击的声音会不一样,因为一路是气道,一路是水道。

  这里的管道不只是要结实,而且还能承受很高的热量,千百年始终在此承受高热量高压力。鉴于这点,鲁一弃开始怀疑自己对它们材质的判断,这些圆木应该更象是木纹精石。因为木纹精石不止坚硬,还耐高温。它毕竟是火山溶浆炼造出来的。只是能找到这么多的木纹精石却很是不可思议,除非这里原先就林木众多,又有过火山喷发,这才有可能就地取材,或者索性是根据精石矿的地貌依势而建。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而且还极大,地下拥有巨大的地热能量,以及水中含带的磺味儿,都在证明此处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火山。

  鲁一弃对自己的推断很是沾沾自喜,不是因为自己能将洋学堂里的知识和般门理论结合起来分析,而是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家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利用了蒸气的能量,那不是比西方人高出了不知几许!

  “是不是又到了发热的时间,这里好像也在变暖嘛。”细心的女人发现了环境的变化。

  的确,这一说,也提醒了鲁一弃,那本来很突然才喷一次蒸气的活门现在的开启变得极为频繁了。

  突然,鲁一弃和女人都感觉脚下不稳,整个山体好像都在左右晃动。他们赶忙撑住洞壁稳住身体,晃动瞬间即逝,只有洞顶上持续落下的泥沙和碎石在证明刚才确实出现了奇怪的事情。

  “快走,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只会对我们不利。”鲁一弃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问题是怎样走,走到哪里去。

  “在这里走我们恐怕走不出去,这里应该算坎面的杆子槽(暗藏操作系统的部位),无路就是死路,我们最好能回到坎面中,然后寻缺破弦才是正路。”女人说的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