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台地(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市。羊倌、士兵和乡镇官员们挤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讲着下流段子。小店内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大笑。郭汉东很享受这种气氛,都是戈壁滩上一起卧冰吃雪摸爬滚打起来的兄弟,他们或许外表看起来极为粗鲁、不讲究,可都是没啥坏心的直爽汉子,你只要真正了解了他们的喜怒哀愁,和他们打成一片,你会发现他们比谁都可靠。

  小店外的牲畜栏里有许多绵羊,店主的媳妇和小孩正在铡干草喂羊。值此羊毛需求逐渐增大的繁荣期,巴塔哥尼亚的羊毛出口与日俱增,大鱼河机器纺织厂的代表在城内专门建了个收购站采购羊毛,一时间给本地经济带来了活力。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现在整个丘布特河下游六乡镇的绵羊保有量已突破了九万只——若不是西北垦殖银行许诺的五万只绵羊贷款只到了很少一部分的话,这个数字还要更大。

  郭汉东信步走到了街道尽头,那里是一片栅栏,栅栏外则是无尽的荒野,十几棵移栽过来的朱丝贵竹在栅栏外顽强地生长着。只可惜时日尚短,无法见到他们盛开鲜艳红花的场景,不过听说特维尔切人经常放牧的山区去年曾经有过朱丝贵竹的大面积开花,很多人都说那预言着不幸与痛苦将会从天而降,整个巴塔哥尼亚也将被这种妖艳的花朵染成红色。

  天空传来了罕见的冬季闷雷,雪渐渐大了起来,将整个大地都笼罩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郭汉东正准备回屋休息,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却是一位传令兵,只见他将一封军令交到了郭汉东手里,说道:“郭长官,支队长命你将这批虏获的蛮子送到海安港,另外,他还放了你三天假。”

  “谢了。”郭汉东先是一愣,然后笑着拍了拍传令兵的肩膀,道:“待我回来再和兄弟们一起喝酒。”

  ……

  下午的雪渐渐大了起来,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偷懒的理由,破虏堡通往海平港的在建公路上,超过一千名来自刚果的黑人劳务工正在监工的驱赶下,穿着破旧的棉衣,艰难地平整着土地——好在这里的降水不是很多呢,不然当地面冻硬的时候,可有的这帮刚果劳务工们受的。

  这是一条连接两个乡级定居点的三等国道,还是东方、平安两县出资援建的呢——以提供一千名刚果劳务工和部分建筑材料的方式。劳务工大部分是库尔兰人卖来的,少部分由李仁军等奴隶贩子从雅各布港运来(其实还是出自新库尔兰),价格极为便宜,上门自提的话甚至一人仅需35-40元,便宜得令人怀疑库尔兰人是不是一下子抓获了成千上万的黑人奴隶,不然价格怎会下跌得如此厉害。

  其实真相也差不离了,因为最近从波罗的海跑路来到新库尔兰的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乃、立陶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