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三章 局势与移民实边 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中轻轻飘荡,使得这个河畔码头宛如身处童话世界中一般。码头的修建目前动用了超过三千人,除新来的移民、印第安奴隶外,还有在此休整的青岛县保安团1800多官兵(该部前阵子遭遇了一场突然起来的疫病,损失不轻)。

  这些人就地砍伐了野外随处可见的巴拉那松、杉木、青心树、蓝花楹、红豆树、白坚木树等树木,然后也不加工——当然也缺乏加工器具——就直接开始搭建风格粗犷的简易河港码头,反正只要内河小船能够停靠即可,也不用要求太高。

  城区以原本某座临河的葡萄牙庄园为核心——这座庄园被东岸人以五千元的价格买下,当然是军票了——然后在外围搭建了一些木质简易房屋,一个原始的城市雏形就这么出来了。这座内陆枢纽河港城市目前兼做了征葡南路军总指挥部、后勤总兵站等职能,几乎每周都有船只运来新的人或物,假以时日,在国家的重点投资下,必然会很快发展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区域中心城市。

  而也正因为如此,伊瓜苏港周边的土地拍卖非常热门,在最近短短的半个月间已经卖出去了一万多亩,为陆军部回笼战费资金近九万元。无数的国内青年正背上行囊,拜别挚爱他们的父母家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通过各种途径涌到拉普拉塔河口的靖江港,等待海军的内河浅水炮艇将他们送去伊瓜苏——一个在未来将是他们生活、劳作及长眠的城市,一个他们子子孙孙后辈们赖以生存的城市。

  当然了,东岸人在巴拉那河中游一带新设立的定居点显然不止伊瓜苏港一处。相反,随着移民实边行动被正式提升为国家级战略,在伊瓜苏河以北、伊泰普湖东岸一带,一连串的定居点(兼做兵站与军事哨所)也正相继规划开来,分别是位于圣米格尔·德·伊瓜苏(SaoMigueldoIguacu)小镇附近的振华乡、位于后世门德斯港附近的福兴乡(未来会兴建一处码头,作为向北航运的起点)、位于圣埃伦娜小镇附近的野芦乡、位于梅赛德斯(Mercedes)附近的立秋乡,以及位于瓜伊拉港附近的南胜乡。

  在包括伊瓜苏港在内的六大定居点设立后——有巴拉那河这条交通动脉在,只要有人和投资,这并不困难——东岸人在未来就能很方便地将实际控制线推到皮基里河一线,对于窥视巴拉那河更上游地区的意义极为重大。

  “这里的码头建设好后,我们南路军就又可以开始大踏步向前了,分散屯驻在后方的一些部队也能收拢起来,这对于节省兵力帮助极大。”朱亮中校指着一群正在陆地上艰难拖曳着一艘内河小火轮的印第安奴隶,说道“很快我们的总指挥部也将搬到更靠北的规划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