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章 台地 二十四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

  车站外墙上用石灰粉刷出了一条马车路线图,并给出了抵达每个车站的大概时间这些车站都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小村落,唯一的价值便是可以补给食水,毕竟从厚土乡到白陶乡,有着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呢,并不算一段很短的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从厚土乡抵达白陶乡的二等国道,也是在杨明阳、蔡华泽二人的主持下修建起来的。这两个人雄心勃勃,虽然在巴塔哥尼亚大造铁路的计划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但修建起一张由二等、三等国道组成的公路网的事情,却在他们多年的努力下初见成效。这不,连厚土乡到白陶乡这段二百多公里的非主干道,都动用大量印第安奴隶、黑人奴隶、非国民劳务工修建起来了,从此海安县内地的白陶土、瓜果菜蔬、粮食可以比较容易地运到这边来,而临海一带的日用品、海产品也可以经这条国道运往内陆,支援东岸人对整个台地区的不间断的征服。

  “罢了,这冷风吹得,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意。走吧,我们去隔壁的饭馆里坐坐。”孙诚礼在门外的长椅上坐了一会,然后猛地站起身跺了跺脚,无奈地说道:“顺便温两壶黄酒,点两个小菜,一会上了马车未必就有这些吃食了。”

  饭馆是木质地,门面很但里面却挤满了人,多是一些粗鲁的渔民或水手,当然像孙诚礼这类客商及伙计们也不在少数。毕竟这些年北巴塔哥尼亚一带的经济日趋活跃,陶瓷器、盐、水果、海产品、海兽皮、兽脂、羊毛大量出口,吸引了很多商业、工业资本前来本地投资。尤其是近些年异军突起地羊毛产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而愈发红火,而巴塔哥尼亚作为东岸国内面积最大、条件最好、产量最多的羊毛产地,更是吸引了无数地商人来此采购,所以在这些海边小港口地酒馆饭馆内看见商人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酒很快端上来了,与之一同到来的,还有一盘牛肉、一盘鸵鸟肉和一些昂贵地蔬菜。一名头发乱糟糟地看起来像是地中海人种的男人走了过来,他身上的衣着很破旧,脸色也有些苍白,只见他用很是蹩脚的汉语询问道:“需要雇人吗,先生?我很强壮,曾经为西班牙国王服务过,战斗于南尼德兰、弗朗士孔泰和洛林。伊尼戈您知道吗,我和他打过,不分胜负,真的,那次我真的差点杀了他”

  跑堂的伙计又端上来一盘烤得金黄地羊肉,孙诚礼仿佛没看到这人咽了一口口水,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黄酒,这才舒服地叹了口气,说道:“怎么?内陆不太平吗?难道官军剿匪不利,以至于印第安匪贼横行?不至于吧,特维尔切人不是已经不成气候了么?”

  “不是特维尔切人,是阿劳坎人,翻越安第斯山进入巴塔哥尼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