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红鸾劫_楚汉争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众瞩目的国考最终并没能在五天之后如期举行,而是一推再推,直到半个月后才终于盛大开考,之所以一再推迟,却是因为屈不才的“乌木崖”在梁国、淮南国、齐国、赵国以及临江国展开了大肆的宣传,导致大量的寒门学子向着江东蜂拥而来。

  首考之日,竟有一万多学子进场应试,这样的盛况可谓亘古未有。

  临时搭建的望台上,项他、项佗、百里贤、桓楚、季布等文武大臣正陪着项庄监考。

  望着络绎不绝进入考棚的学子,上大夫武涉捋了捋柳须,不无兴冇奋地说道:“大王,昔孔子有三千弟子,便能出七十二贤,今日我大楚的国考盛况尤甚于昔,这一万多名学子,怎么也该选出三四百个贤才吧?”

  若真能选出三四百个贤才,那么这次国考的目的也就完全达成了,接下来,既便江东士族群起反抗田赋法,那也是不足为虑了。

  项庄却有些神思不属,道:“但愿如此吧。”

  百里贤知道项庄心里在想什么,当下凑上前俯着项庄耳朵低声说道:“大王放心,那个毕书早已进了考场,而且就被分在天字甲一考棚。”这次国考由于考生众多,百里贤便将考场分成了“天”“地”“人”三大区,每大区又分成十二小区,然后再编号。

  “很好。”项庄闻言两眼一亮,欣然道,“寡人倒是有些期待了,呵呵。”

  考场外,清风棋舍。

  自从考场搭起来后,便陆续有来自各郡各县乃至中原各国的学子赶来应考,这些学子大多出身贫寒,住不起城中客栈,便只能住在考场提供的学舍里,说是学舍,其实就是一间间条件简陋的茅舍,勉强可以遮风挡雨罢了。

  这些学子大多出身贫寒,可出门在外多少还是带了些盘缠的,要知道华夏族历来就有穷家富路的传统习俗,在家吃糠咽菜怎么都行,可出门在外,乡里乡亲的都会帮衬些,而且赶来应试的士子一多,消费能力却也不容小觑。

  更何况,这些学子并非都是寒门学子,也有不少一掷千金的豪门子弟。

  于是乎,考场四周很快便出现了大量的酒肆、茶楼、棋舍、乐馆甚至妓寨,而且一个个生意全都火爆得不得了。

  不过今天,国考正式开试,大量学子涌冇入了考场,清风棋舍的生意便清淡下来了,只有廖廖几个棋客,而且并没有对弈,只在喝茶清谈而已。

  临街靠窗的棋案前却坐着两个身姿窈窕的妙龄小娘,很是吸引了几个棋客的目光,只是很可惜,这两个妙龄小娘的头上都戴着竹笠,从竹笠上垂下的青纱遮住了她们的芳容,因而无法看清她们的真容,却不知道长得啥样?

  这两人就是赶来江东应“红鸾劫”的许负和她的侍女小青。

  作为一个阴阳大家,许负当然冇知道自己的红鸾星动意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