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一章:君臣奏对吞并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的各归本乡安心种地,别跟着瞎闹,带头的夷三族。要懂得杀一批骗一批吓一批。”

  平安不住的点头,这个大明北地的一员悍将,在东胜卫这些日子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那群文官的做派,朱允炆这个皇帝一交代什么事情,就捧着题本埋头苦记。

  “等到暴乱平勘之后,让那些地主豪强出面帮咱们稳定一下局势,多说说咱们大明的好,也顺便告诫一下将来再去朝鲜的咱们大明的商人,让他们给朕收敛一段时间,别再弄出天怒人怨的事来,以免太早产生剧烈的大规模冲突。

  朝鲜也是个多民族的国度,那群早年间避难过去的女真人、蒙古人、契丹人都可以先拿来利用一下,要扶持他们坐大,成为新的地主豪强。

  采用的方式呢,就是以这群新豪强为首,让那群女真、蒙古、契丹等族玩了命的压榨土著民。

  然后咱们就可以用救世主的身份出面,鼓动这群朝鲜土著来反抗这群新豪强,要学会用宣传口号鼓吹他们彼此间的矛盾,反衬出咱们大明的诚意。

  他们是斗不过新豪强阶级的,所以他们就要寻求咱们大明的帮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那群土著先搞死这些靶子,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扶持出更多的心向咱们大明的代言人,顺便让他们在这份条约上签名。

  让他们利益均分,都成为小地主,小地主多了,朝鲜的局势就稳定了。

  条约的内容呢,就可以有条不紊的施行下去,阻力也会小很多。”

  朱允炆还在絮絮叨,平安这边已经完全傻了眼。

  “陛、陛下。”

  支支吾吾的,平安面带难色:“臣怕做不好啊。”

  拎刀子砍人平安敢拍着胸脯说他一个顶仨,但朱允炆说的这些他听着都头晕眼花,真要是具体施行,他自觉自己是够呛,生怕坏了朱允炆的大计。

  朱允炆一拍脑袋,冲身旁的双喜道:“把朕这一次北巡,随扈的翰林郎都叫过来。”

  后者应下,不多时便引着四名年轻人走来见礼。

  朱允炆便把平安手里的题本交给他们,并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传阅,等看罢后便开口问道:“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人都沉默思忖了一阵,才陆续开口说起见解来,朱允炆便安心静听,直到一名名叫胡嫈的翰林侍讲的回答让朱允炆眼前一亮。

  “只等这群小地主群体完全控制住朝鲜的国体和基层百姓后,就是朝鲜内附之日。”

  条约是不公平的,朝鲜的百姓也是一定不会愿意的。

  但是他们国家当中有朝奸,而这群朝奸又全部都是掌控朝鲜十成十资源的地主豪强,这些人不反大明,他们心里就会打鼓,不敢冒掉脑袋的风险挑头闹事,即便届时偶有一些国家英雄站出来高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类的口号,也未尝见得还有多少人敢贸然响应了。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