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章 南极有卖酱油的吗_重生之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击,内部更是加装大量支撑结构,比雪龙号更加坚固结实,动力方面比它们三条船加起来更大,完全可以走在前面。只是需要全功率高速使用,就会损耗更多的能量和燃料,还会对船只寿命产生影响。

  老王还在报告可行性分析,小包说:不会散架吧?

  老王回答说:在目前的海况下前进,需要补充四次核燃料,使用六十年又八个月十六天后,就会有多处断裂,那是不断撞击造成金属疲劳的原因......

  老王还在喋喋不休,小包伸手摸摸它的头。不发烧啊!这老王是怎么了?怎么变得这样饶舌,难道是低压空气造成内部器件紊乱?暂

  时没事就行,还说这么多!

  联系船长李钟,叫轮机房准备,咱们绕到前面做开路先锋。又联系雪龙号和青海湖号,月亮号要到前面担任破冰任务,大家准备跟进啊!

  青海湖号上的船队队长胡清科就乘坐直升机飞到月亮号上来,看是怎么回事。

  四十分钟的准备之后,在李钟指挥下,月亮号开始加速,船身开始颤动起来,速度要提上去,还得倒车一段距离,于是在停顿倒车之后,月亮号从雪龙号的右侧,挤破冰层,开辟出另一条航道。

  南极地区的春天即将到来,洋面的覆冰厚度大部分在一米左右,月亮号在超过雪龙号之后,开足马力,保持八九节的航速稳速前进,叫科考队的总领队胡永林高兴不已。胡乱评价说:要是有一艘这样的核动力科考船,南北极足可去得!

  小包没有听到这句话,这是后来宗树明说给小包听的。小包咧嘴一笑,说:你知道这样一艘船的价值么?用在这样的科考上面,我是不看好他的收益的。

  宗树明想,科考就是科考,怎么和收益扯上联系了?这是关系国家名声和科研水平与地位的事情,怎么和收益挂扯上了呢?

  小包见他在思考缘由,觉得他的思想和自己还不在一个频道上,还不是自己需要的助手,就微微一笑,没有解释。

  今年这次科考队进入南极,是中国南极考察队第十次到访南极,八五年落成的长城站和八九年建成的中山站,每年都有补给船在夏季送来物资补充,也就是一两艘小吨位船只能到达极地,今年这样的大规模的来了补给船,那可是破天荒的大事。月亮号是游艇,就不用说了,雪龙号提前一年首航,青海湖和朝阳号也来跟着凑热闹,除了送来充足的物资,还送来大量人员,那就是祖国最大的支持啊!

  月亮号的舰载仪器显示,前面是超过三米的整块冰层,封闭着整个普里兹湾,再继续前进,就装逼过火了。何况这里没有深水码头,即使再前进五公里,大型船只也是靠不了岸的。望远镜里看着岸上的人在挥舞旗帜,雪龙号和青海湖号上开始给直升机预热,科考队队长胡永林和几个骨干领导乘直升机上岸接洽。小包可不想太挤,拉着胡清科和宗树明,套上大衣,登上自己船上的直升机,也到岸上看情况去了。

  三架直升机上岸,就直接降落在基地的雪地上。中山站站长也是科考队队长何胜仲带着所有队员等候在外面迎接。这个科考站此时总共有24名队员驻守,出来派出四名到海岸边上打起旗帜迎接外,剩余二十名人员都在外面等候。

  小包和众人握手,在胡永林做介绍的时候,何胜仲热情地说,欢迎包总来考察站指导工作!小包也笑着回答:我带月亮号来旅游,就是个打酱油的,可给你们帮不上什么忙!

  欢迎!欢迎!来这里旅游。包总还真是好雅致啊!何胜仲是北大出身,和小包算是校友,很热情地打趣说。

  南极旅游还是个新话题,迎接的队员互相看一样,就有人低声讨论:南极有卖酱油的吗?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