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九章 清奥十年之战_逆明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北面克里米亚方向的压力,终于在大明中兴十七年七月的时候,奥斯曼帝国皇帝再一次开启了和满清的战争,下令奥斯曼大军夺回两河流域。

  巴格达城是两河流域的中心,也是两河流域最大的一座城池,唯有拿下巴格达城才能够夺取整个两河流域,是以三十五万奥斯曼大军全部猛攻巴格达。

  接到巴格达被奥斯曼大军猛烈进攻的消息,还身在莫卧儿境内的多尔衮立刻率领还在巴基斯坦的清军主力回防,解救巴格达。

  清军十余万骑兵马不停蹄,三十几万印度旗和波斯旗紧随其后。

  经过四天四夜的狂奔,多尔衮亲率十余万清军骑兵来到巴格达外围,随即清军和奥斯曼大军展开激烈交战。

  清军骑兵虽然战斗力很强,但连续几天几夜的奔袭,早已经疲惫,而且奥斯曼大军明显有所准备,根本不可能打败三十五万之多的奥斯曼大军,解了巴格达城的危局,只能在外围牵制着奥斯曼大军的进攻力度,延缓巴格达城被攻陷的时间,等待后面的印度旗和波斯旗前来。

  又是五六天的时间,终于,大量清军波斯旗和印度旗士兵也渐渐到来,人数上甚至超越了奥斯曼大军的数量。

  然而,经过了整整十天的猛烈进攻,巴格达城终于防守不住了,在清军波斯旗和印度旗赶到的同时,攻进了巴格达城内,巴格达城陷落只在旦夕。

  一旦让奥斯曼大军完全攻占巴格达,依托巴格达,清军将完全处于劣势,很可能最后会演变成失去整个两河流域。

  为了保住巴格达城,多尔衮满含魄力的率领清军骑兵突破奥斯曼大军的防御,趁着巴格达城大部分还在清军守军手中,也杀进了巴格达城内。

  两军在巴格达城内展开惨烈的交战。

  “砰砰砰-----”奥斯曼火枪队打死不少清军满八旗骑兵。

  同时,奥斯曼新组建的重甲铁盾军团也杀得清军骑兵节节败退,若不是奥斯曼大军外围还有几十万清军波斯旗步兵和印度旗步兵,深陷三十五万奥斯曼大军重围的多尔衮和十余万清军骑兵有被围歼的危险。

  好在波斯旗和印度旗的步兵虽然战斗力上弱于奥斯曼大军,但数量众多,牵制了奥斯曼大军很大的精力,让奥斯曼大军不可能全力围歼闯进巴格达城的多尔衮等清军骑兵。

  两军围绕着巴格达城的大战很快演变成为一场大混战。

  清军疲惫之师,好在数量更多,而且依旧源源不断有波斯旗和印度旗大军赶来增援,并且巴格达城未完全丢失,一时之间倒也与三十五万奥斯曼大军杀得难解难分。

  双方大军激战了整整两天,各自死伤都超过十万,清军因为波斯旗和印度旗战斗力比较弱,死伤更多,达到十五万,不过奥斯曼大军算上围攻巴格达城的死伤,也死伤了十二万多。

  大战到此,双方大军都已经非常疲惫了,眼看着清军增援的波斯旗和印度旗越来越多,而己方从奥斯曼帝国境内增援的大军却迟迟未到,巴格达城已经很难攻下,再僵持下去,奥斯曼大军战败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奥斯曼大军统帅不得不下令大军撤退,撤出两河流域,等待奥斯曼帝国的援兵也到来之后,再继续和清军交战。

  奥斯曼大军想夺取两河流域,更想打败多尔衮,血洗当年的耻辱,而清军向保住两河流域,一方没有彻底显露败相之前,双方显然都不可能先撤兵,一场漫长的拉锯战随即展开。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