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5章 经济手段_太阳的距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这个时候还看不出印度人为了什么在克什米尔大打出手,郭永图他们这些将军们也就别混了。[首发]但问题是判断出事一回事,如何应对却是另一回事。能够稳定的通往巴控克什米尔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通过喀喇昆仑山口的红其拉甫口岸走中巴友谊公路。可是这条公路已经在印度人的远程火力打击范围之内了。由于是巴方一侧,附近仅仅有一个武警边防团在驻守,没有什么重火力单位。郭永图认为,即便是有一个加强团,这种状态下填进克什米尔也没啥作用。印度人在克什米尔的战术是满地开花,从地图上看好像是撒胡椒面。依托直升机的机动性和通过性之后,这个原本和传统战术思想相悖的方法却变成了一种优势。且不说西藏军区的空军场站能不能从印度人手里拿下克什米尔上空的制空权,就算拿下了,对于分布在克什米尔各个山头上的印度蛙跳部队,光用空军压制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再一个就是中巴友谊公路的通行能力,这条公路在克什米尔通过的地段基本上没有任何战略支撑点,再加上运力的限制,中方不可能通过这条公路一次性投入大量的兵力。而兵力不足的后果就是,一样被印度人用蛙跳战术和直升机集群战术吃掉。更要命的是,印度人的出击阵地斯利那加距离克什米尔公路的一个重要控制点加利普尔的距离不过150公里。中方从红其拉甫出发想打通这条公路的话,步兵们要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公路上前进500多公里。而且这条公路的两侧全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行军只能是一路纵队,根本就无法展开防空队形。往克什米尔添油不是什么好主意,郭永图现在给开出的药方就是严守边境,实在受不住的就放弃,保留有生力量。同时进驻白沙瓦的中国空军先遣队保障巴基斯坦不会被印度空军两面夹击,有余力的情况下,掩护巴方剩余战机对印度地面部队实施打击。从战略姿态上看,苏库尔已经没有坚守的必要,再徒劳的打算抢通两地之间的后勤线已经没有意义。所以,在科德吉反击战之后,巴方驻苏库尔的第五集团剩余部队,开始在歼-20和歼-24的掩护下,向奎达方向撤离。其间,歼-24给印度人秀了一把强悍的对地能力。向苏库尔进行强击的第21打击军机械化步兵攻击分队被一个中队的歼-24扔了144枚sDb,造成的毁伤让帕奈克中将差点吐血。中国终于动手了。印度赛马场七号的索拉雅?甘地反而有了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半年,中国一直引而不发的姿态让印度政府上下都处于一种提心吊胆的状态中。毕竟面对一个核大国,对方要反应的话,从东风洗地到口头抗议都有可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