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5章 干劲十足_大英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英属马来亚能够抢在日本前面,就要咬住关税壁垒,一旦日本开放关税壁垒,就针对性的用马来亚到时候已经具备的产业,对日本进行倾销。

  连同吉隆坡会议以英联邦名义拨款的一千六百万英镑,艾伦威尔逊用大头对英国的钢铁和纺织产业下达了订单,至于帕梅拉蒙巴顿之前说在美国采购的炼钢设备,这个时候都已经过了关岛。

  剩下的钱则用来作为英属马来亚的储备金,作为亚洲英镑的锚。

  战后日本政府的发展是重点扶持,限定企业可以以低价购买煤炭和钢铁,产生的差价由政府补助。这个差额补助非常大,甚至占到财政预算的四分之一。

  这样的政策带动煤炭和钢铁产业发展,加上日本的工厂和社会基础设施在战争中被破坏殆尽,使得工厂能够最快引进当时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日本的重化工业得以发展。

  艾伦威尔逊干的事情差不多,只不过直接通过当前澳大利亚的亲英首相,以及帕梅拉蒙巴顿已经控制的优良铁矿石来支撑。这就不用通过马来亚的财政补助,避免了因此产生的财政压力。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角色,英属印度的纺织业中心是在以加尔各答工业区为核心的孟加拉地区,自从印巴分治之后,已经分别属于印度和巴基斯坦。

  其中东巴基斯坦也就是后来的孟加拉国,是纺织业的生产基地,而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个关系?

  艾伦威尔逊开通了马来亚专员广播电台,开始复制在纽芬兰的广播,阐述英国以及英联邦对英属马来亚的扶持。提及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帮助,非常有技巧性的表示,大英帝国仍然是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不倒的大帝国。

  从资金支持到产业扶持,以及英属马来亚本身具备的资源和气候。正式确定了纺织产业和钢铁产业的发展政策,至于本身优势产业采取自由竞争的态势,但是锡矿和橡胶产业,不能高于伦敦政府的采购价。

  “很难说,马来亚公民具备已经接受这些产业的基础,大英帝国已经准备好了对马来亚进行帮助,但是马来亚能不能接住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事情。马来亚一千万大英帝国的臣民,从现在开始必须接受政府的指导,把琐事都放下,成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

  抵达马来亚的农牧业种子同时,艾伦威尔逊的第一个大项目开始动工,一座大型化肥厂。

  以高级专员抵达场地表明要破土动工的同时,踌躇满志的麦克阿瑟乘坐盟军最高司令号飞机,停靠在太平洋和总统会晤的小岛上,在这里他和总统杜鲁门、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共同探讨了半岛战争的战况。保证一切顺利之后信心满满以演讲的方式说道:“目前发生的战争实际上已经取得了胜利,整个半岛正式抵抗都会在感恩节前结束。”

  第二天拿着关于麦克阿瑟宣言报纸的艾伦威尔逊,飞到了东马在沙捞越的港口主持钢铁厂厂房破土动工仪式。一个星期之后,槟城港口,他又带着槟城专员埃弗雷德,接收在海上飘荡几个月的纺织机器。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