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平元年之前,本在辽东边军任职多年,历任曲军侯、当年刚刚升任别部司马。

  黄巾乱起之后,朝廷为拱卫京畿,于洛阳八关均设一都尉人马守关,大将军也召各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入司隶为守关校尉,徐荣便是当时从辽东调来雒阳的。中平四年时,在旋门关防备乱军入荥阳、成皋,也颇有微功,以谨慎闻于军中。此人在辽东领兵多年,可以大用。”

  蹇硕这番话,外行人不一定听得懂,这就需要稍微说一说雒阳附近的军事力量。

  在汉末的司隶,主要有三股军事力量,一个是传统的北军八校尉,也就是屯骑胡骑射声那些,一共八营四万人。第二就是新设的西园八校尉,上军中军下军那些,如今是蹇硕袁绍他们管。

  而第三股力量,就是黄巾之乱爆发的中平元年开始扩充的洛阳八关守兵。

  汉制凡是有关隘的地方,每个关也会设一个都尉、领兵两千人防御。守关的武官级别跟守一个郡的武官是一样的,都是都尉。

  雒阳旁边一圈有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座防御关卡(实际上是六个关卡加两个渡口。孟津、小平津这两个名字带津的,都是雒阳北面黄河岸边的渡口)

  徐荣历史上就是旋门关的都尉,这个旋门关在虎牢关以内,正对着荥阳和成皋,所以徐荣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

  后来董卓焚烧洛阳劫持天子西迁,而曹操率领五千本部兵来追杀董卓,董卓之所以派徐荣在成皋截杀曹操,就是因为徐荣守旋门关守了七年了(截止到讨董那年),非常懂得附近的地利。

  从这个角度说,历史上徐荣能大败曹操,也有一定的主场作战地利优势。

  另外,就因为徐荣是辽东玄菟郡人,历史上董卓西迁之后,辽东太守出缺,徐荣推荐人选的建议才显得非常有分量,加上他为董卓立了不少军功,董卓才听他的,任命徐荣同乡公孙度为辽东太守。

  这也是因为徐荣本人纯粹是个武官,不会民政,所以他当不了太守,才选之前有刺史政治经验的公孙度去当。

  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同了,因为汉灵帝需要的不是辽东太守的人选,而是辽东都尉的人选,要的就是武官,还是让蹇硕来推荐,选中近在京城周边的徐荣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整个司隶范围内,同时辽东籍贯、又是都尉级别的,就只有他一个人。

  公孙度又当不了辽东都尉。

  刘宏仔细听了蹇硕的细细分析,点点头,这才高声宣布:“便命旋门都尉徐荣,改任辽东都尉,备御鲜卑、扶余,兼察辽东民情,辅佐糜竺。”

  听了这个旨意时,卢植倒是没什么反应,李素却是心中一震。

  卧槽?这不会导致历史被改得太厉害吧?而且这徐荣可是狠人啊,虽然他本人应该只是想当将领,没有政治野心,可糜竺镇得住他么?

  到时候,还要在工作交接的时候,多留一手,要么把徐荣徐徐拉下水,要么防着他,总之不能让他被未来其他诸侯收买而反对糜竺。

  而且,徐荣要是被皇帝调走了,将来讨董的时候,孙坚或者曹操有没有可能就蝴蝶效应直接把董卓大败了呢?要是发生这么剧烈的变动,不知天下大势会演变成何等李素根本无法推演想象的状态。

  不过,似乎也不可能。

  就算曹操和孙坚取得更多的战役级胜利,他们也不可能攻破得了函谷关。董卓就算稍微吃点败仗,无非就是逃回长安时逃得更加狼狈一点。

  “罢了,不想那些了,还是想想看如何在跟糜竺交接工作时动点手脚稳住局面吧。唉,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啊。皇帝果然也不傻,还知道安排武官监视。”李素心中暗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