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2章 皇帝直接卖给个人买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羽想明白这番道理,才心服口服地叹道:“罢了罢了,是某太过轻视虚名,贤弟此举,确实深谋远虑。”

  李素笑道:“若非兄如今滞留京师,无处立功,不然也为兄长谋个一官半职。武官比文官管得松些,五百万的别部司马,都是可卖可不卖的。到时候弄个三四百万钱不动声色送到西园,朝廷另以勇武善战为借口授兄别部司马,含糊混过去,岂不美哉?”

  关羽义正辞严拒绝:“某不屑为之!”

  李素看他那么坚贞不屈,想了想还是别跟关羽提这种事儿了。

  大不了将来时机恰当的时候,自己神不知鬼不觉把事儿办了。

  有些事情还是不知情比较舒坦,可以一直“真香”下去,知情了反而容易伤自尊。

  ……

  第二天一早,李素分两次,先给了刘虞八百万,然后又往西园送了三百万。

  各自行事都很隐秘,交接也非常巧妙,总之就是能确保对方收了钱肯定办事。

  就让刘备集团“骄奢淫逸、贪婪堕落”的恶名,都由我李某人背负吧!其他人都不知情!

  作为代价,就是刘备集团的活动经费,也全部由咱支配!

  刘虞拿到钱之后,也不含糊,直接送到某个地方,然后求见了天子。

  听说是大宗正求见,皇帝刘宏还是非常给面子的,挺快就召见了。

  入内之后,刘虞直接要求屏退左右,刘宏也从善如流,把十常侍的人都暂时调开了。

  十常侍似乎知道刘虞想干什么,也知道刘虞没威胁,很有眼色地退远。

  刘虞拱手陈情:“陛下,臣以为,如今天下大乱,不可堕志士报国热情。明日朝议,当实授宗亲刘备正六百石官职。此人如今骤得盛名,为天下志士关注。只有让他无偿得官、才能一并鼓舞那些关注他的志士。

  臣今带八百万钱前来,求陛下授其官后,再下明诏声明其并未花钱,给天下报国志士留点念想。”

  刘宏一开始还有些懵逼,都没反应过来,为什么刘虞明明是多给了钱,态度还这么客气。稍后才反应过来,那两百万钱是额外下诏的劳务费。

  还是大宗正忠心为国啊!其他公卿怎么就没想到这样为朕分忧呢?

  “此议大善!朕便恩准所请!宗伯,以后还有这样应该弘扬的义士名臣,尔等应该及时劝谏于朕!”刘宏欣喜准奏,似乎在为自己发现了一条新的财路而兴奋。

  反正大汉朝的吏治都烂到根子上了,举孝廉制度已经荒谬到了各种疯狂作秀和利益输送卖人情。

  就算朕不卖,地方上的太守们就真的毫无私心举荐贤才么?举上来的一样是关系户啊!而且那些关系户送的好处,还被手握举荐权的太守赚走了!

  这多让刘宏心疼?

  在他看来,他是皇帝,天下的官位都是他拿来做人情的筹码,凭啥要让地方官上下其手?

  皇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