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章 有意寻糜竺,无心遇鲁肃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幸好盗贼多了,官府征税的人也下不了乡,大伙儿就结坞自守。”

  李素暗忖:原来是住在附近的人,那确实没办法了,比如山区不产盐,所以买盐肯定是要冒险去东海的。

  他在脑海中过滤一下“山阳李家”的名号,试探性问道:“如此说来,你们族中也是本地豪族、多有勇士咯?有没有个叫李典的——今早在砀县,我听当地客商说起这号人物。”

  李单连忙回答:“是有此人,是我们族长的侄儿。不过典哥儿还年少,而且喜好读书,怎会有勇名在外呢?”

  李素也不回答:“我们是朝廷派来募兵去幽州的,你们族中可有有志之士愿从军报国?”

  李单:“全族在此,只怕都不愿远游。”

  李素:“那也不勉强。”

  这种筑坞结寨自守的豪强,都是跟许褚一样,你不占领他老家,他就不肯跟你干。

  不管怎么说,翻山路上多一伙商人同行,也有好处,何况还能白收点小礼物。

  ……

  歇够了之后,一行人就开始下山。

  下山路轻快,典韦更是一路健步如飞,奔走在前。还专挑山道两旁的林子走,唯恐跟大部队走一起、盗贼看到人多了不敢下手。

  就这样在典韦的钓鱼执法之下,他陆续又砍到了三颗山贼的人头,美滋滋回来报功计数。

  有一次,甚至拉怪引到了一伙近百人的山贼,对方看他只有一个,就杀了下来,典韦手刃数人,觉得再单挑下去会吃亏,而且屯长所需的首级也凑够了,就往回诱敌。

  关羽连忙摆开阵势让亲兵预备好弓箭,一顿射翻了十几个,然后才冲上去扫尾。剩下一大半山贼士气崩溃作鸟兽散。

  这一幕幕看得李典家商队的人胆战心惊:官兵什么时候杀贼这么积极了?要是大汉朝的军队都这样,黄巾残党是怎么撑过这三年的?早就该被杀光了吧。

  最后累计杀了三十多个,李素这边只有两个乌桓弓骑兵轻伤,一个都没死。反而是李家商队死了一个护卫,伤了好几个。

  李单苦苦哀求:“郎君,县君,府君,好好赶路吧,快别诱敌了。我等走南闯北十几年,还没见官军这般骁勇主动找贼杀的。这里还有粗帛五匹奉上,我们死不起人了。”

  李素这才约束典韦,告诉他赶到丹阳就正式升他为屯长,别再引怪了。

  然后李素扶起李单,让他别跪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对了,还没问你们此行出了芒砀山后,去哪里进货?”

  李单:“我们去东海进货,得多买些盐和左伯纸。反正过了彭城之后,道路太平,咱自个儿直接去东海,不给那些彭城人下邳人赚差价!”

  李素:“那正好顺路多送你们一程——我们也去东海,听说那里豪商云集,这次给朝廷募兵,正好需要找豪商募捐。你们既然经常往来这条路,应该知道有哪些豪商最慷慨吧?”

  李素有此一问,也是怕关羽和典韦怀疑他怎么预知糜竺的存在的。最好借李单之口说出来,他才更容易顺水推舟。

  李单听了两腿一哆嗦:这官军是去打秋风还是打劫的啊?不会是摊派硬捐吧……幸好刚才先送了他们些野味和几匹帛,放过了咱李家这点小钱。

  死道友不死贫道吧。

  李单这么想着,赶紧把他知道的一切都说了:“东海豪商,最富当然是朐县糜子仲家了,不过要说慷慨,还是曲阳县的土豪鲁家。自从黄巾贼起以来,这鲁家少主年年贩卖田土,周济穷人,结交贤士豪杰。”

  李素本来只想诱导对方说出糜竺,一听还有个鲁家少君,顺便也就多问一句:“这鲁家是个什么情况?家主姓甚名谁?”

  李单:“鲁家老主人死了有些年了吧,是太夫人带着少君过活,那少君名叫鲁肃,年少尚未取字。”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