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69章 杯酒释外戚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福论》十二年前横空出世后,也是要封圣的。让其他文官学习,那是给他们进步的机会。

  所有人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一定好好学习领会,到时候还会给皇帝回一份表,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刘备表示没必要,下个月丞相会组织大家开“读书会”,群臣各自分组讨论学习心得就好了。到时候顺便再说说如何把这些史学研究,加入到科举考试的科目里,哪些是重点应该加,哪些不该加。

  也就是相当于后世那些务虚座谈会了,坐而论道谁不会嘛。

  这样,也便于以后的新朝廷官员,在大是大非的历史认知方面,跟朝廷统一思想。而不是简简单单跟原来一样盲目喊效忠——刘备也知道繁文缛节和让臣子表忠这种事情,其实没什么效果,装还不会装演还不会演么?还不如实际上影响一下三观来的有用。

  敲定了读书会的要求后,群臣就开始讨论平反古人和奉祀屈原的事儿。这些事情可以通过,但皇帝不可能完全不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备这些日子也是想明白了,知道哪些是能说的,就强调:“朕这是有感于光武以来之教训。自光武至桓灵,只有光武、明、章三帝可谓君臣相得,对外夷也武功赫赫。

  其后武德日衰,从窦宪时封燕然山,到桓灵被鲜卑肆虐。而君臣之间纷乱不已,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跋扈欺君。

  那些乱国外戚固然有可杀之处,但他们拥兵权而与君王同休戚、章帝之后天子往往无嫡子,多有庶子继位甚至外藩入继大统,更加导致了先帝外戚与新君并无血缘关系,要担心新君的新外戚逼迫太甚,因忧虑不能自保,以至于狗急跳墙。这些教训不得不鉴。

  好在如今朕革故鼎新,本朝并无外戚掌兵之患,以后也不能以外戚为统帅,最多只能让外戚掌皇室内帑财政。这既是革除弊政,也是赏后世外戚一个长久的善终。

  但外戚为祸之前,众卿也该看清史实——卫、霍、窦等外戚,与其余不同,他们也是确有攘除外夷之功,所以把这些古人尊奉一下,也可以做个了断。

  大汉不会亏待功臣,也不会再纵容外戚,与天子姻亲者不掌兵,君臣相得,岂不美哉。”

  刘备这番重新组织过的道理一说,下面听的李素甚至都有些幻觉:这不成杯酒释兵权了么?幸好李素反应快,意识到情况还是不同的。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释的是本来就有领兵之才的大将,是释兵权之后才跟他们结成儿女亲家,所以还是多多少少损害了民族的对外战斗力的。

  刘备这个是要解决东汉以来“封了外戚就给大将军、车骑将军,让掌兵权”的积弊,形成祖制。之前那些历史错误,都是先成为外戚才当上统帅的,不是他们有多强的军事才能。

  所以,刘备这招只是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