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91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渡过易水别想还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轻骑兵、弓骑兵为主,一日之内继续追出易水南岸数十里。

  反正没有了大兵团硬骨头野战,这种剽掠型的战斗用不到铁骑兵,机动性和耐力最重要,轻骑兵就够了。

  赵云部追得最远的地方,甚至追到了漳水北岸,直接往南追到了下一条大河。

  此后几天,都是这样的打扫残敌,汉军渐渐把易水以南漳水以北的缓冲地带彻底肃清。

  留在这片区域的曹军落单人马不是被俘就是被杀、逃散。

  曹操本人的嫡系部队也意识到这个情况,所以曹操压根儿没打算过了易水就站稳脚跟。

  他知道要么不撤,一撤就得连渡两条河、退到了漳水南岸的渤海郡治南皮城内,利用南皮坚城和漳水,才算是站稳脚跟——

  就好比赤壁之败后,稍稍退一丁点肯定是不够的,还是会被撵着打,怎么着也得一口气退到江陵。

  如今的退到南皮,也是这个性质。

  张飞赵云一路追杀,把渤海郡西北角漳水北岸、占整个渤海郡大约两成的土地,暂时收入囊中,还把西边一些的半个多河间郡也暂时占领。

  当然汉军都只是清扫野外,并无力量攻城,曹军残部龟缩城内,也不敢出来。考虑到易水和漳水之间无险可守,除非能全取冀州,否则计较这些野地的临时归属权也没有意义。

  但因为是七月底,正是秋收最农忙的时候,张飞赵云便随机应变征了一些壮劳力当运粮、收割的随军民夫,将来移民带去幽州。

  然后让这些民夫把渤海河间两郡在漳水北岸的粮食都收割了,补充幽州军今年的粮食消耗。

  反正冀州的人口密度过大、人多田少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往幽州移一些也不坏,天下太平了也迟早要移了戍边的。

  当然刘备阵营肯定不能干那种强行迁走全部百姓的事儿,收割粮食也不能竭泽而渔,毕竟还是要给百姓留口吃的让他们能活下去。

  就只当是把曹操要收的屯田税收走,大约收百姓四成的实际收成。(但已经比刘备朝廷的税率高很多了,)

  在选择移民的时候,也是以许诺好处、引诱百姓自愿移民为主,比如承诺到了地广人稀的幽州后另外分田,或者是给辽东、辽西的田。

  这样一来,凡是在冀州本地有自耕田地的,官府也明说了不建议大家随军,因为肯定舍不得老家的田。就只选毫无不动产的失地农民来移民。

  这样精细的操作,着实花了点时间,张飞赵云在漳北易南肆虐了大半个月才走。

  但曹操全程也只有干瞪眼,根本不敢再有任何反击。

  河北平原肥沃富庶,冀州如今依然是曹操治下人口第一大州,哪怕经过连番血战后又减少了百余万人口,依然有400多万人。

  这个数字占到曹操总地盘1200多万的三分之一,其他四个州加起来也才冀州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