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章 五年规划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的问题,先未雨绸缪做一个展望,然后写一个计划,跟刘备汇报备案一下。

  晴天的时候该修补屋顶,战略规划当然要趁太平的时候写,居安思危。

  ……

  五月底的一天,李素完成了一个规划草稿,也没刻意挑日子,就直截了当去找刘备汇报。

  刘备也没有觉得意外,很适应这样的工作模式,也不觉得需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反正只是个远景规划,没必要跟群臣商议,先听听就是了。

  李素把草稿在刘备面前铺开,通俗直白地说:

  “陛下,趁着今年没什么事儿,臣这几个月在府上随便琢磨了一下,给未来几年朝廷要解决的事情,列了个优先级。

  今年就不必说了,不会再有任何扰民。明年开始,免税全面结束、税赋徭役恢复,差不多可以着手解决公孙度的问题了。

  大汉如今还有东夷、东北的扶余、逃到草原上的高干、河套与并州以北的鲜卑、已经被重创的河西羌和海西羌等等边患。

  这些外患里面,还是从东边开始解决比较好,因为补给相对容易,可以走水路运兵运粮,而且大汉如今普遍是南方各州在朝廷统治之下年限较长,建设也好。

  而关东的北部地区才刚光复两年,破坏严重。河北还不足以支撑北伐草原的军需供给,从其他州再调运则损耗过大,用民过重。先东后北,正好充分节约资源。”

  李素说到这儿,先停顿一下让刘备消化信息。

  他的这番规划,如果是对原本历史上的大汉而言,那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原本历史上的海船制造水平和海运经验、海军水手规模,都不支持,也就谈不上“海运比陆路远征草原成本低”的问题。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显然是反过来了,李素和糜竺、鲁肃多方努力,把大汉的航海实力提升了那么多,东征成本还真就更低,还能充分用起来南方富庶的资源。

  同时让河北再多休息几年、种田恢复,先别去折腾。

  刘备稍稍捋了一下李素的思路,觉得很合适,就继续往下看李素大致列的时间表。

  按李素的规划,朝廷今年还是完全休整状态。

  从明年(204)开始,要着重建设扬州的会稽郡和吴郡,乃至扬州的广陵郡和东海郡,发展长江口南北岸的航运和民生。

  李素建议在长江口附近择地建设良港,并且再由朝廷规划、官民共办弄一个大型的海船造船基地。便于将来朝廷的南北物资调度尽量走沿海,扩大海运。

  同时,这也是考虑到长江口以南的东海,和长江口以北的黄海,水文地形完全不同,北部淤浅严重,只能开大型沙船,南部才可以用“福船”。

  所以,在长江口设置大型港口,才便于河海转运集散。

  因为哪怕是都在海上航行,沙船到了长江口后,只能要么进入长江,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