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二章 出血_非洲酋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会为债务缠身、经营难以为继的斯特鲁采金公司53%股份,支付这么高的代价。

  从决定跟民主促进阵线合作揭穿乌弗.博尼亚的政变图谋,斯特鲁采金公司就进入曹沫他们的视野。

  不过,当时主要还是收集斯特鲁采金公司在德雷克地区的勘探资料。

  就探矿权而言,前后是存在传续关系,但斯特鲁采金公司被驱逐出阿克瓦之后,德雷克地区的矿产勘探就已经归属于阿克瓦国家石油及矿产集团名下,曹沫他们跟阿克瓦国家石油及矿产集团合作,拿到新的勘探权限,以及之后无论是组建合资公司还是独立对德雷克地下的矿产进行开采,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因此之前也没有必要太在意斯特鲁采金公司的存在。

  直到怀疑乌桑河东岸可能存在超大型铜金矿,曹沫担心斯特鲁采金公司对德雷克地区探矿权追索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对方很难真正将探矿权夺走,怕就怕启动漫长的诉讼,有可能会令乌桑河铜金矿的开发冻结住,这时候曹沫才认真调查斯特鲁采金公司的情况。

  这家英国采金公司进入阿克瓦就有一百二十余年的悠长历史,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进入德雷克开采黄金,甚至可以说德雷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座浅层金矿就是斯特鲁采金公司开采一空的。

  斯特鲁采金公司也从德雷克获得丰厚的回报,只是这些回报都被投资人当作红利收入囊中,斯特鲁采金公司本身并没有发展成大型矿业集团。

  赛维义十年前发动军事政变,对阿克瓦这个国家来说是剧变,对斯特鲁采金公司也同样是如此。

  除了在芒巴以及滨海省的两座金矿直接被征收,在芒巴、德雷克以及滨海省等地的金矿勘探权直接被注销外,斯特鲁采金公司当时留在阿克瓦境内包括大大小小的设备,高达两亿美元的固定资产,也都为阿克瓦石油及矿业集团征为国有。

  经此重创后,为偿还债务,斯特鲁采金公司也就在贝宁还保留最后一座金矿继续维持开采,但也无力增加投入;投资人面对西非诡谲多变的政局,也不敢再增加多少投入。

  斯特鲁采金公司在贝宁所持有的最后一座金矿,也因为前后已经持续开采逾十五年,浅层富矿带早已经开采一空,剩下的贫矿区虽然潜在的储量还颇为可观,但开采、提炼成本就高了。

  加上斯特鲁采金公司不愿意更新设备,即便国际金矿上涨到每盎司六百美元的今天,这座金矿的经营也是入不敷出。

  要是将债务等因素剔除在外,可能整个斯特鲁采金公司的核心资产都不足三千万美元。

  曹沫现在仅仅收购斯特鲁采金公司一半稍多些的股权,就要掏出四千万美元,这个代价可以说是有点高了,简直就是大出血啊。

  “现在基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