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0章 山寨和仿制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原装”货,份量还极为沉重,远未达成熟。

  如果长孙按部就班采用铜炮,以中原的冶炼工艺,完全可以制造出略好的铸造火炮。

  金雪狄人缴获长孙国火炮后积极仿造,而长孙国所造火炮质量本就与原装货差了几个档次,金雪狄人再加以仿制,连铁炮也没能仿制出来,遂而只能铸造铜炮。

  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没有焦炭。铁的熔点高,沸点高,流动性却比铜差,而几百斤几吨铁的加热融化所需单位热值,要比几斤铁高得多。

  温度一低,铁水的流动性就差,大量铁水不等完全在模具中成型,就会凝固冷隔,产生缺陷。而焦炭的热值比煤高,金雪狄人无法熔炼足够的好铁,因此早中期铜炮其实要比铁炮更好。

  其二是没有炼炉耐热材料,焦炭炉和煤炭炉、木柴炉所用耐火泥成分差异很大。

  焦炭的极限温度能超过三千多度,而煤炭远没有,木柴更没有,要让铁水甚至钢水达到较好的流动性,减少浇铸铸件缺陷,就必须提高温度,提高温度的前提是焦炭,有了焦炭还得有铁炉耐火材料。

  在没有工业化和现代技术体系积累的经验下,很难在材料上取得突破,尤其是没有认知的情况下,贸然上马超越认知和技术跨度的项目,失败是必然的。

  而长孙国之所以能以生铁铸造火炮,一方面是其有充足的煤炭,虽然还没有掌握焦炭技术,但并不妨碍在其他技术路径上取得突破。

  生铁的熔点低,比钢低得多,而流动性优于钢。为了进一步提高铁水温度,增加流动性,长孙冶金工匠基于经验,在铁水中添加了磷类矿石和镁类矿石,如此能有限提高铁水温度,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浇铸条件。同时铁炉温度增加有限,耐火材料尚能勉强承受。

  最后,金雪狄人不热衷铸造大型青铜器,因此没有大型铁水炉、铜炉的建造和保温技术,也没有制造大型模具和生产工艺的经验。

  中原铜水、铁水炉普遍能熔三四百斤,诸侯械司还有五六百斤铁水炉,极个别诸侯甚至掌握了千斤炉技术,浇铸一门中小口径火炮,千斤炉基本能够满足,退而求其次,可用几口铁水炉同时浇铸,如此也能成型。

  而金雪狄人仅能一次熔炼一两百斤铁水,对于动则上千斤的铁炮,是杯水车型,浇铸冒口的增加是能同时增加浇铸的铁水量,但也意味着不能保证每个铁炉炉温大致相当,因此容易引发更多的在铸造缺陷。

  但是用铜铸炮,则没有这些问题。因为铜的熔点低,流通性强,只要温度加到极限,炉温参差不齐问题也不大。

  种种技术原因导致金雪狄人始终无法以铁材仿制火炮,而仿制的铜炮又略逊色于长孙铁炮,加之火药成份配方的差异,在口径又没变,弹丸份量也没变

  请收藏:https://m.ssqi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